【大纪元4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管中维台北二十二日电)去年 8月卡崔娜飓风重创墨西哥湾产油设施,国际油价冲抵每桶70美元高点后,国际油价未见大幅回档,反而因伊朗核子争议再创历史新高,国内油价不得不跟进调涨。伊朗核子事件已成影响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台湾向来仰赖进口能源,伊朗问题后续发展值得观察。
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成长快速,对石油需求大增,垫高原油价格,加上部分产油区情势不稳,对油价推波助澜,一涨不回头,过去的低油价已不复见,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
去年卡崔娜飓风横扫产油区墨西哥湾,对当时已经居于高档的国际油价来说,无疑是“火上加油”,立即冲抵每桶70美元的历史高价,随后在产油国增产及释出战备储油下,才逐步回软,但推升油价的因素却始终存在。
正当寒冬过去,各界乐观预期今年春夏季用油需求减少、国际油价可望走缓之际,伊朗核子争议紧张情势升高,国际油价反向走高,最近更突破每桶72美元,对全球带来的冲击有增无减。
中油分析指出,今年以来,产油区局势不稳,成了影响国际油价的关键因素,非洲奈及利亚产油设施遭破坏致石油产量锐减,且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情势不稳定,加上伊朗核子争议僵局未解,种种因素让今年油价持续维持高档。
经济部能源局注意到今年油价变化与以往有所不同。能源局长叶惠青指出,国际油价通常在春季时走缓,7、8月底飓风季来临时攀高,进入冬季用油旺季,国际油价会再度随之上扬,去年 8月底的卡崔娜飓风刺激国际油价走高,即为一例,不过,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供需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刺激国际油价走高。
中油董事长潘文炎就任时也指出,主要产油国例如伊朗、伊拉克、奈及利亚等因政局不稳或国际压力,而有原油产能中断之虞,短期内,原油价格并无大幅下跌可能。
国际油价高涨,对台湾这种原油进口国家来说,影响特别深远。中油购油成本激增,今年第 1季大亏新台币 138亿元。不堪钜额亏损的中油日前一口气调涨汽柴油每公升各 2元,堪称是近年最高的调整金额,台塑石化也跟进调涨,连带瓦斯、电价、水价也一片喊“涨”声,致使民生物价蠢蠢欲动。
在可预见的未来,伊朗核子事件将是影响未来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伊朗争议若无法解决,势必牵动国际油价,对仰赖进口能源的台湾来说,后续发展值得密切观察,更应早做因应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