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7日讯】经典赛检讨(自由时报记者黄照敦报导 特派记者林正堃摄)
跑垒 速度不如日韩
台湾队在经典赛遭南韩完封、又被日本击溃,除反映出台湾球员“贫打”的老问题外,日韩两强精锐尽出,球员也都能完整诠释“速度棒球”的精髓,已打出“能攻擅守又会跑”的现代全能球风,的确值得台湾棒坛学习。
铃木一朗是日本速度棒球指标人物,巧打功夫了得,日本队这次也特地安排川崎宗则和西冈刚在九棒、二棒前后支援一朗,川崎和西冈也是速度型球员,攻守都具威胁力。
日本队监督王贞治也善加利用球员速度快的特色,积极采取推进战术,蚕食得分,并制造对方守备的慌乱,趁机大量取分。包括昨天日韩战,日本攻下的一分,就是因西冈保送后,再盗二垒站上得点区,随后靠队友的助攻,西冈跑回本垒。日本对台湾一役,也可见同样的积极攻势。
反观台湾球员速度明显不足,曾有职棒感叹每次选秀时,现有球员会打跑不动,能守却没攻击力,总有不足之处,一站上国际比赛舞台,缺点就暴露无疑,不但成为敌人掌握的攻击罩门,由于我国球员缺乏速度,在战术运用上也明显保守,这是除了贫打外,台湾队更须重视的问题。
事实上,台湾球员先天条件并不比日韩差,国内职棒因缺乏竞争,球员划地自限,“速度慢”就可能是因身材走样所致,台湾职棒球员待得越久,身材变形越严重,每年春训也自然成了“减肥营”。
投手 能打硬仗太少(自由时报记者吴清正报导)
台湾队在经典 赛(WBC)预赛A组的团队防御率高达六点八四,远不及南韩队的一点○○和日本队的三点○○,显示台湾的投手整体战力和日韩有不小的差距, 台湾必须认清现实,急起直追。
台湾队防御率高涨,主要在于对日本队一战大失血,七局就狂失十四分,而且全部责失,如果扣除对日本的比赛,台湾队防御率二点五○并不差。
台湾队被日本队打爆,部分原因在于设定目标是击败南韩队, 状况最好的投手在对南韩队的比赛上场,但是这也暴露出台湾队能打硬仗的投手太少,不像日韩应付全部比赛游刃有余。
台湾队过度依赖一两位投手的现象由来已久,也因此王建民不参加WBC,台湾队似乎就顿失重心。
南韩队能够夺得WBC预赛A组冠军,扳倒赛前被看好的日本队,得力于大联盟投手的压阵,对台湾队的四名投手全部来自大联盟,对日本队的五任投手也有四人是大联盟级,虽然南韩职棒已经发展二十多年,但是重要的国际赛还是得靠旅外投手,这一点值得我们省思。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好手前往美国、日本发展,部分棒球界人士担心造成台湾职棒空洞化,其实不妨正面思考,毕竟美日职棒的训练环境和竞争强度都在台湾之上,可以加速球员的成长进步,美日职棒帮助台湾训练选手,何乐而不为呢?
打击 竞争强度不够(自由时报记者郑又嘉报导)
击”是与日本差距最大的部分,不过台湾队球员普遍还年轻,面对等级不同的日本职棒投手无法发挥也属正常,想要尽速赶上日本,得先重视基层教育。
与去年兴农参加亚洲职棒大赛一样,台湾队惨遭日本“屠杀”,但不同于去年的是,这批台湾队球员收起嘻笑的脸,认真地面对比赛,尽管落后甚多,六局还能打起精神反攻,就算结果仍是被提前结束,还是有值得称许的地方。
陈镛基、胡金龙这两位旅美球员,本届比赛吸引了所有球迷的目光,究竟他们跟台湾球员有哪些不同?比起前几年,除了体型壮了一圈外,他们的技术与观念也更成熟,这是他们在残酷的小联盟与世界各国好手拼战数年的成果,说穿了,就是台湾棒球的强度不够,无法淬炼出千锤百炼的好手,整体大环境也远落后给美、日,球员,成了被剥削的廉价劳工,主事者、经营者都不愿意多花一毛钱,就连组织二军都拖拖拉拉,如此环境培养出来的球员,如何期望他们打败身价是我们千万倍的日本队?
至于落后日本一截的打击能力该如何改善?球评陈威成与刘志昇一致认为,这必须从基层开始做起,毕竟日本从少棒就开始深耕,基本动作与观念都从小养成,因此除非全面重视基层棒球教育,才能逐步开始追赶日、韩。(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