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谈古说今】很特别的人─富兰克林

王妃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1日讯】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是那个放风筝导电故事中的主角,其实,他还同时是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美国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协助起草、修改《美国独立宣言》者,他一生的成就,几乎在同时代中无人能比。但今天我们不讲这些,我们要跟大家讲点特别的:一个特别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美国的波士顿城。富兰克林天生就具有坚强毅力,好像随时都准备要跟恶劣环境对抗一样。12岁就开始到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学习印刷术。但因没读过多少书,所以在写信或工作时,常感到词汇贫乏、语法混乱,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文章写好。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杂志,并模仿刊物上的写法。他训练自己先把文章大意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用自己的词汇语法重新表达,再与原文相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就这样努力不懈,没多久,他就达到作家级的水准了。

富兰克林开始显露出他特别的地方,是在他17岁那年。当时,他离开哥哥的印刷厂,到费城及英国等地谋发展。他在英国的印刷厂里认真工作,却被同伴们戏称为“喝水的美洲人”。为何叫做“喝水的美洲人”呢?因为英国的印刷工人认为喝酒有助于增长力气,所以很多人酗酒,但是,富兰克林不这样想。相反的,他认为节制饮食能使人头脑清醒、思路敏捷、效率提升,所以他绝不沾酒,宁可喝白开水就好。同伴们认为这个来自美洲、不喝酒只喝白开水的同伴真的很特别,所以才有了上述称号。事实证明富兰克林是对的,富兰克林很少生病,而且他的工作质量比他的英国同伴们还要好,老板相当信任他,认为不喝酒的富兰克林比别人可靠,所以往往都把急件交由富兰克林去完成。

富兰克林的口才也很特别。他曾质疑某一条法律的妥当性,因为该条法律规定有钱人才有资格被选为议员,富兰克林说:“如果要想当议员,就得至少拥有三十美元的话,那么,如果我有一头驴,它值三十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假设一年以后,我的驴死了,那么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这个人?还是那头驴?”

此外,富兰克林对品德也有一套严格而特别的自我要求。他工作时经常亲自送货,且严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从不拖欠。中午有时不吃午餐,把午餐时间用来读书和反省品德。他的口袋中时常装着一本笔记本,纪录自己的言行优缺,以作为每日反省的依据。
他的笔记本中订了13条德行目录,他规定自己要逐条实践,例如:
要节制饮食─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要注意修口─不说废话,避免无益闲谈。
要守秩序─一切皆有本末顺序。
要勇敢果断─遇事当机立断,不轻言放弃。
要节俭惜物─恒念物力惟艰,不奢侈浪费。
要勤勉惜时─珍惜光阴,勤奋努力。
要诚恳实在─思考专注,说话有凭有据。
要正直为公─不中伤别人,不谋私利。
要中庸宽大─不走极端,心胸要宽大。
要注意整洁─身体衣物,常保清净。
要宁静祥和─不以物喜,不为己悲。
重贞洁操守─洁身如玉,重视名誉。
要谦冲为怀─不自大骄傲,要谦冲待人。

你们说,富兰克林是不是个很特别、很有意思的人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埃及的太阳神名字叫做“雷”(Ra),他被奉为是“诸神之王”、“国王的守护者”。因为据说他用自己的泪水创造了埃及人,所以也被称为“人类之父”。古埃及时代,太阳神“雷”被奉为国神,是全国性的主神,地位非常崇高。
  •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吗?他的背后有一段特别的历史故事,见证了一段迷人的爱情传说呢。
  • 在遥远年代的时候,古希腊人就已经使用月桂树的叶子来制成桂冠,给予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胜利者。它代表无上的光荣,甚至比国王戴的黄金王冠还要珍贵呢!
  • 在公元1300年左右,定居在埃及的犹太人遭到埃及人的不平等对待。法老王不但下令将犹太人都当作奴仆,还不准犹太妇女生下男婴,若生下男婴,就要立即将婴儿溺死。
  • 公元79年8月24日,一场不可思议的火山突然爆发,18个小时之后,庞贝城从此在地平线上消失了…

  • 传说中的印度是个神秘而富修行味的国家。早在玄奘来此取经时就说到,印度是个讲究礼仪、重视学习与修行的国家。他看到有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为了获得真理而抛弃世俗的荣华富贵,云游四方,虽以乞讨维生也不以为苦。
  • 在很久远以前,书籍都是靠手工抄写而成的。就是因为抄写一本书不容易,所以社会上可流传的书少之又少,价格又昂贵,因此一般人都买不起。

  • 印度人是众所周知的能歌善舞蹈家。每遇传统节庆,往往会伴随有印度舞的演出。
  • 维京人(The Vikings)主要来自于挪威,在公元8世纪至11世纪间活跃于欧洲北方及英国一带。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筑城风云:清代文献与图像中的台湾诸城”特展,透过院藏文献图档等,爬梳台湾自17世纪以来历经荷兰、西班牙、清朝等不同统治者的独特筑城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