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天仪波士顿报导) 波士顿公立图书馆于十二月二日下午在该馆一楼的研究图书馆启新室(Orientation Room)举办了“莎剧品味”中文研讨会﹐由方光珞博士主讲﹐与来宾分享她欣赏莎士比亚诗歌及戏剧的心得与乐趣。
莎士比亚可谓是西洋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与明末《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是同一时期的人。一生共创作了三十八部剧本,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不但创作了许多最催人泪下的悲剧﹐如大家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他的很多喜剧也是在英国舞台上曾经上演过的所有戏剧中最引人发笑的﹐如今年夏天在波士顿公众公园上演的《驯悍记》。
除了戏剧外﹐莎士比亚还热爱诗歌创作﹐一生作有一百五十四首的十四行诗。其诗歌采用自创的风格﹐即四句﹑四句﹑四句﹑两句共十四行的格式﹐采用对比﹑借喻等手法﹐创作出独特的毫不拘谨﹑自由奔放及想像力丰富的莎氏风格﹐而莎士比亚亦更愿意被人视为诗人﹐而非剧作家。
当日方光珞博士与大家分享的是莎士比亚第十八首的十四行诗(Sonnet 18)﹐由辜正坤翻译。莎士比亚透过修辞性的问句﹐说我是否应该把你比喻为夏日﹖夏日虽然美好,但是他的情人更好,完全没有夏日的缺点。接着又说即使如此,女人的美貌终究还是难保不会因意外而失去,或是随着年岁而衰败。然后话锋再又一转,说自己万古流芳的不朽诗篇,才是女郎的优美能够恒久的保证。诗中写到﹕
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
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
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
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
死神难夸口说你在它的罗网中游荡。
只因你借我的诗行便可长寿无疆。
方光珞博士认为这首诗不但充份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比烘托借喻的高超手法﹐还凸现了他浪漫但又不失俏皮可爱的一面﹐让人看后发出会心微笑。方光珞博士还探讨了莎士比亚诗歌中的韵味﹑剧作中的包罗万象﹑故事中不同人物对待事情的不同反应、莎士比亚的生平等。
方光珞博士是安徽桐城人,生于洛阳,在台湾成长,台大外文系毕业,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博士论文就是莎士比亚。她曾在台大、旧金山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英国文学。
“莎剧品味”是波士顿公立图书馆近期举办的第二次关于莎士比亚的研讨会﹐该图书馆在每月的第三个周二将定期举行莎士比亚读书会﹐活动免费公开,查询陈贵英(Kay Chen)或杨庆仪(Caroline Young),617-536-5400,分机2339。(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