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唐太宗的故事

绘画:纪瑞、孟圆
font print 人气: 18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31日讯】

鼎定大唐

一 唐高祖李渊有四子, 幼子李元霸早夭,其余三子为英王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大唐武德九年,高祖赖次子李世民削平天下十八路反王,灭尽七十二道烟尘,江山一统。

 

撞破奸情

二 太子建成懦弱,而齐王元吉自命有天子之份,觊觎大位已久,建成、元吉与高祖宠妃张艳雪、尹瑟瑟私通,曾被秦王撞破,元吉心中深以为恨。

 

赴鸿门宴

三 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建成、元吉心中十分妒恨。恰逢平阳公主病逝,文武宗亲皆去送葬,建成、元吉假意摆下酒宴,邀秦王共饮,却在酒中下了剧毒。

 

飞燕救主

四 秦王生性豁达,坦然不疑。秦王刚饮一口酒,一只燕子飞过,遗粪污了秦王的酒杯衣服。秦王回府更衣,终宵泄泻,呕血数升。自知酒中必有蹊跷。

 

玄武兵变

五 高祖得知,与秦王尽力调解,然建成、元吉不思悔改。秦王李世民为自保,在众多名臣勋将的帮助下毅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手下大将秦琼射死建成,尉迟敬德射死元吉。

 

大唐太宗

六 李世民即位,称太宗皇帝,改元贞观,开创贞观盛世。太宗仁德如天,体恤百姓,继帝位,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实为苍生之福

 

玄奘归唐

七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取经归来,太宗亲率文武百官在朱雀桥边迎接,并做《大唐三藏圣教序》以记其盛事。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

 

朝朝结缘

八 太宗来历非凡,绝非世人所能洞见,护持佛法、弘扬道、儒,为人仁、义、智、勇足备,清心寡欲,约己爱民,后历次转生皆秉苍穹正气,或为帝王将相,或为文人学士、武学宗师,难以悉述。

(图片版权为作者和大纪元所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9月15日讯】贞观十一年,著作郎邓世隆上表将太宗的文章编辑成文集。太宗对邓世隆说:“我主持国事发出的诏令,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史书上已经记上,足可以传于后世。如果办事不效法古代贤者,政治腐败,危害人民,虽然有辞藻华美的文章,终究要留给后人耻笑,这不是我需要的。不过象梁武帝父子和陈后主,隋炀帝,也大有文集传世,但是他们所作所为,大多违反法度,国家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了。大凡君主只在于道德品行,何必要从事文章的写作呢?”
  • 古代帝王称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说是人间掌握了权力之人用来树立自己地位的“说词”吗?还是真有天命并以“吉兆”加持示现呢?
  • 东汉光武帝刘秀九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身长七尺三寸,仪表堂堂,美眉须,鼻梁高挺鼻准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隐隐隆起的日角,显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简朴勤勉,喜爱耕稼农事,对家人重情重义,从来没有想过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样一个勤朴宽厚温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样当上中兴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师回朝,唐高祖为儿子举行庆功宴。喝到酒酣之处,本是喜庆的场面,高祖的脸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云。
  • 齐王逃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第一时间得知了刘武周进犯的实力,误以为唐军不敌武周大军,于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联合助剿吕崇茂,同时发出一道敕令,命关中守将,严行堵御,所有河东一带,暂行弃置。
  • 隋朝末年,刘武周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定国号大汉,是大唐的一大劲敌。刘武周为与大唐争雄,屡次进攻幷州。齐王李元吉作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便给齐王添了一个行军总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练达的裴寂,能帮着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败涂地,反而使唐军失去了晋州以北的全部城镇。
  • 说唐高祖即已定都长安,但天下还未一统,群雄割据地方。李渊称帝,传檄天下。长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标。陇西薛举想趁着李渊帝位还没坐稳,就趁机出兵,攻打长安。薛举雄踞陇西,拥兵十几万,声势颇为强盛,是李唐的一大劲敌。
  • 李世民与平阳公主率领的大军集结,两下会师,共计二十多万兵将。李世民治军严明,大军虽众,但行军时队伍并不凌乱,整齐画一,军容气象自带威仪。凡经炀帝行宫园苑,悉数罢免守官,并释放宫女回家。
  • 突厥始毕可汗派康稍利率领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战马,和刘文静一起来到李渊麾下。李渊慰劳有加,称赞刘文静可谓是不辱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