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0月7日讯】欧洲和美国周五(6日)就分享飞机乘客资料达成一项临时协议,以便航空公司向美国方面提供乘客资料。
据BBC报导,双方同意制定一种新的机制,在过去,美国可以在有需要时从电脑系统中“提取”数据。现在,美国官员只能够获得从航空公司系统中“放出来”的资料。有关资料将被送交美国国土安全部,再转交给其他美国的反恐部门。
自从9/11袭击以来,美国便开始要求提取飞机乘客的资料。美国法律要求航空公司提交乘客资料,以便当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恐怖份子。违反规定的航空公司将被罚款6000美金(每位乘客),甚至被取消机场降落权。
按在2003年欧美的协议,所有乘坐飞机从欧洲起飞到美国的乘客,即使他们人还没有到美国,但美国当局便可以获得他们的资料。
这些通报的乘客资料是相当广泛的,包括住址、出生日期、信用卡号码、多少人同行、携带多少行李等。
事实上,乘客所提供的大部分资料,在他们购买机票或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便在他们之前给送到美国,因此美国当局便可以查核他们是否恐怖份子或刑事罪犯。
2003年一架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墨西哥的荷兰班机上发现两名沙特乘客在美国的“禁飞”名单上。在墨西哥当局提供有关情报后,美国政府禁止这家航班进入美国领空。
但欧盟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欧盟的私隐权条例。航空公司被夹在中间,以致部分航空公司早已经照美国的要求办事,但部分却拒绝照做。墨西哥航空公司已经表示,美国拟议中的规定违反了国际航空条例。
欧美官员经过9个小时的漫长视像会议后才达成有关协议,欧盟官员形容这是对他们的一个“重要成果”。
欧盟司法事务专员弗拉迪尼指出,容许更多美国执法机构取得前往美国的班机旅客资料,但是却不会让美国有关部门(如联邦调查局)无条件地直接取得资料。
欧洲、墨西哥和加拿大在每天飞越美国领空的五百个外国航班中占大多数。这项新协议将在2007年7月到期。◇(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