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0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华明综合编译) 联合国安理会最近通过对北韩核试爆进行制裁的决议,要求检查进出北韩的所有货品,再次使中朝边界贸易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但时代周刊的记者到现场采访发现,中国边防城市丹东的商务往来照旧,商人们仍然活跃地不受拘束的做生意。纽约时报认为,显然北京不想看见北韩的崩溃,因而漠然对待联合国的制裁决议。
时代周刊10月20日丹东报导,当联合国对北韩的制裁开始生效,中国与北韩之间的880英哩疆界的主要接口,丹东突然成为国际上聚光的焦点。
报导说,北韩与中国之间每年大约有16亿美元的贸易,对平壤政权的生存至关重要。而且,北韩大约一半的石油供应和稍低于50%的食品进口来自中国,其中大部分经由丹东入境。
不过中共将如何实行联合国制裁中未定义的”奢侈品”(luxury goods)类别? 是否日用品并不包括在制裁中﹖譬如石油和食品供应。到目前为止,贸易商、丹东居民和其他在边界的商人声称,基本上都在照常经商。一位只给出姓氏李的卡车司机指向大约15辆在横渡鸭绿江之前检查、等待通过海关的卡车说,“这个检查稍微有点儿严格,但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他们只盖个章然后让您走”。
北京冷漠对待联合国对北韩的制裁
据纽约时报10月22日报导,北韩与中国之间的880英哩边界是它与外部世界连接的生命线,北韩大约有39%的贸易来自中国,更重要的,北韩的80%到90%的石油供应也来自中国。
比较之下,北韩与俄国的边界只有11英哩长,而且戒备森严,而与南韩150英哩长的非军事管制区域,两边都有成千上万名的士兵监视守卫。
纽约时报说,显然北京不想看见北韩的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它冷漠的对待联合国强硬的制裁。北韩的崩溃也许使更多的北韩人进入中国,比90年代中后期北韩大饥荒期间潮水般涌入中国的10万到30万还要多。而且,也许促成朝鲜半岛在美国盟友南韩领导下的统一,这是北京所不愿看见的另一件事情。
新闻来源: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