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脑或受限经验见不到真象

催眠可深深改变大脑 帮助大脑突破观念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1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竹思报导)在医学界与娱乐界有着悠久历史的催眠术,越来越多地使科学家刮目相看。最近一些神经学研究表明,容易接受催眠的人的大脑发生了深奥的改变,使其真切地看到、听到或感觉到某种事物。同时,人体感观所认识的事物受观念限制,却可能不是真实的。

在印度被用于麻醉

据《纽约时报》去年11月22日报导,虽然没人知道催眠的机理,从五十年代起,人们就利用它治疗疼痛,近代它还被用于治疗焦虑、忧郁症、精神创伤、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和饮食失调症(eating disorders)。

提到催眠,有人就想到舞台上的魔术师将一位观众叫上台,以闪烁的金表将其催眠,使其随之起舞、唱歌或变成另一个人,最后在台下观众的鼓掌和笑声中醒来。

但在医生手上,催眠术可不是搞笑,而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十九世纪的印度外科医师就用催眠术作为麻醉的方法,甚至用于截肢。这种方法直到乙醚被发现才被弃之不用。

“自上而下”结构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科学家通过催眠术了解到人脑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对感观信息的处理。例如,光子从一朵花弹起首先到达眼睛,并被转换成某种信息形式再传递到大脑皮层初级的视觉中枢。在这里,花大概的形状被认出。接着,此种信息形式又被传递到大脑更高的区域去判别颜色;然后再被传递到更高区域,以读出这朵花的所有特征。

声音和触觉等感观信息也都有其特殊的神经细胞传导束,遵循这一自下而上的传递通道。然而,让人吃惊的是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神经传导纤维是自下而上的神经纤维的10倍。

大脑的这一“自上而下”结构,似乎可以解释许多一直让科学家百思不解的现象。如安慰剂效应,巫术可以使人生病,谈话疗法和冥想。如果人脑的上级被这些方式说服,那么下级的数据就会忽略不计。同样,催眠可能就是针对人脑上级,而战胜肉体感观所能认识的物质。

观念使人看不到真象

这种反馈回路说明人的意识,即人们看到、听到、感到与相信的信息,完全建筑于神经学家所谓“自上而下”的过程。你得到的,并非总是你亲眼看到的,因为你所看到的取决于一个由过去经验构成的框架,是它一直在解释未经处理过的信息,如一朵花,一把锤子或一张脸。

几十年的研究发现,10-15%的成人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20%不受催眠影响,而其他人则是介于中间;12岁以下的孩子,观念经验不多,脑回路未成熟,80-85%都易被催眠。

破除观念见真象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学教授瑞兹(Amir Raz),针对极易被催眠的人群做了一名为Stroop的测试。志愿者需说出一些字词的颜色,而这些字词的意义与其颜色又刚好不同,如“红”字的颜色却是绿的,“黄”字是兰色的。研究发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会选错答案,如将绿色的“红”字的颜色说成是红色,但文盲则不会答错。

然后,瑞兹给容易与不易被催眠的各八位受过教育的志愿者催眠。他对这两组人说,等下你们被要求识别颜色的时候,看到的不过是没有任何意义字词,你也不要去认这些字,就只回答颜色。而从催眠状态中醒过来的这些志愿者再做Stroop测试时,易被催眠者就不会选错答案了,但不易被催眠者仍然选错答案。这说明催眠使人变得不受后天所学知识的影响。

催眠改变了大脑

当瑞兹比较二组志愿者脑扫描后,发现易被催眠者的大脑中通常解码字词的视觉区域没有变得活跃,而且脑前辨别冲突的区域也没动静了。这说明“自上而下”的指示,盖过了致力于读书及辨别冲突的脑电路。此研究发表于7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另外一些有关脑扫描图最新研究,也证实催眠可以改变大脑活动。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考斯林(Stephen Kosslyn)说,“人们以为外界的景象、声音与触觉就是现实,实际上,大脑根据其经验构建其接收到的信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央大学催眠激发创意 考虑产学合作协助研发
催眠激发创意  学者: 可有新的启发
研究:你的身体会产生光并吸收光
幼鲑鱼沾染人类药物 洄游大海更“奋勇直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