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专访赵紫阳女婿王志华

王志华:我们把老百姓的评价看的最珍贵

人气 353
标签:

【大纪元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慧心采访报导)前中共总书记、前总理赵紫阳在被当局软禁了16年之后,在去年1月17日逝世,民间纪念赵紫阳的活动频发,而当局对祭奠赵紫阳的人士一直采取监控、拘禁的方式加以阻挠。

北京时间1月16日晚,大纪元记者联系到了赵紫阳女儿王雁南(原名赵亮)的丈夫王志华。

王志华对海外各界人士的关心表示感谢。他表示与王雁南很怀念赵紫阳先生,此外,目前的现状,他们有很多考虑,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一定会还给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按照这次访谈的内容来看,以问答的方式来报导比较不会失真,并且能反映出一些情境来,因此,就用问答的方式整理这篇专访以飨读者。

§ 家庭式纪念活动 也对外开放

记者:1月17日就是赵紫阳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听说你们自己会有一个纪念活动,是吗?

王志华:对的。

记者:那么,这个纪念活动是什么样的性质?

王志华:完全是我们家庭的。

记者:只限于你们自己的家属,还是也对外开放的?

王志华:对外也是开放的。我们这一年以来,老人家书房的布置一直没有动。在一年当中,也陆陆续续都有人来过。

记者:在外地的亲属也都回来了吗?

王志华:对,外地的都回来了。老人家也有亲属来,今天已经来了。

记者:1月17日有个正式的仪式,是吗?

王志华:如果说是正式仪式,就是我们家里的。主要是我们这些子女啊,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一下。

§ 各式各样人来悼念 老百姓居多

记者:1月6日,李金平在互联网上发出通知,表示他将在自己家中举行一个纪念会,欢迎朋友们参加,结果,1月8日被警察逮捕。许多北京的民主人士,像爱滋病的志愿工作者胡佳,因六四被打伤而截肢的齐志勇等人,都在一月九日被软禁,这些消息你们知道吗?

王志华:我们也听说了,知道有这回事。

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志华:我们也听说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觉得没什么太多道理,如果是因为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

记者:听说元旦以来,富同胡同就开始戒备森严,是这样吗?

王志华:反正胡同口是有人,但是我觉得比去年父亲去世的时候,没那么严格了。

记者:那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外界的朋友前来参加悼念活动的?

王志华:有的。

记者:他们是那些方面的?

王志华: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是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都是老百姓。

记者:现任中央领导和一些政府的官员在赵紫阳先生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对你们家属有什么表示吗?

王志华:没有,到目前还没有。

记者:有没有以个人的身份,对你们家属私下表示什么?

王志华:没有。

§ 把人民群众的评价看的比较重

记者:在赵紫阳先生去逝周年之际,你们家属有没有再一次向官方提出,希望他们能给赵紫阳先生一个公正的评价。

王志华: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愿望都写的很清楚了,到目前对这封信还没有获得答复。其实我们到现在那些想法还是一样的,没有变化。

记者:你们会一直努力,并坚持希望中共方面给赵紫阳先生一个公正的评价,对吗?

王志华:我们是坚持自己的理念,而且最重要的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历史、老百姓,人民群众,我们把这些看的比较重。

记者:海外的各方人士对赵紫阳先生的事情也都非常的关注,呼吁声也很大,希望能够给赵紫阳先生一个公正的评价。

王志华:我们也希望这样了,作为子女也希望是这样。

§ 海外出书或成立基金会纪念

记者:最近香港出版了《年轻时的赵紫阳》。大纪元去年委托博大出版社出版一本名为《他终于自由了——赵紫阳逝世风云录》,这本书是根据大纪元新闻网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赵紫阳逝世”编纂而成。

王志华:这个书是在那里出的。

记者:是在美国。

王志华: 我们现在还没看到这本书,我们谢谢所有关心这个事情的人。

记者:在海外,像美国、加拿大、香港,都在举行纪念赵紫阳先生的周年活动。近日在纽约也成立了赵公、胡耀邦的基金会,来推动中国的民主运动。

王志华:我们很感谢海外的这些人,包括国内的人,所有关心他的人。如果方便的话, 请转达我们的感谢。

记者:对民间人士搞的纪念活动,你们作为子女有什么想法?中共官方现在没有任何表示。而海外媒体、民间人士啊、正义人士,一直都有各种纪念活动, 也呼吁这个事情。

王志华:其实我们刚才讲了,就是看重历史,看重老百姓,看重人们群众对一个人的看法,对一个人的评价,这个是我们看的最重的。

所以这一年来,包括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常能体会到这种人民群众对他的感情和认知,我们都非常感谢,我们都看的很重,我们认为这是最珍贵的东西。

记者:听说你们在赵紫阳先生周年纪念日,将把一直悬挂在赵先生书房的一副旧的挽联“能做您的儿女是我们终身荣幸,支持您的决定是我们不变的选择”,现在换成了新的“坦荡荡勉旧居,谁能盖棺定论;笑呵呵看天下,公道自在人心”。

王志华:新的这个周年纪念是这样的, 但是老的还挂在原来地方,我们没有动。在周年的时候加了一个,内容是对的。

记者:你们想表达什么呢?

王志华:我想,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而且看你的理解了,我们在一周年时候想说的话。

§ 时间会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记者:按理说,赵紫阳先生曾经为总书记,应该安葬在“八宝山”,但现在是放在家中。

王志华:因为当时具体骨灰安葬的时候是有些矛盾的,不能够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拿回家了。至于以后安葬那里,那可能还要过段时间。

记者:那就是说,骨灰还没有安葬,还在书房。

王志华:没有,对,没有。

记者:如果有一天政府能给赵公一个公正的评论,是否把骨灰葬在“八宝山”?

王志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考虑,将来看吧,条件许可的。有什么样的可能吧。

记者:在这个周年纪念日,你们最想表达什么?

王志华:我觉得一两句话比较难说清楚,当然我们很怀念父亲。另外我们觉得,目前的现状,我们有很多考虑,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我们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一定会有一个,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我觉得就是这样。

这一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想的,就如我们一开始挽联上写的,和现在新的挽联写的,应该是我们的想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京生:一喜一忧
关键时刻周恩来不如赵紫阳
赵紫阳忌日中共高层恐慌 加紧监控异议人士
赵紫阳逝世周年观中共动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