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物系列——名将篇

【风云人物】精忠报国的岳飞

文/ 晓芸  图/素素
font print 人气: 3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岳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南宋著名的将军,他曾说过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这外患多又政治腐败的时代,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啊。

岳飞年少时就孔武有力,他能拉开很重的弓,他的父亲见他具有习武的天分,又很讲义气,便告诉他:“你将来会受君王任用,是个大有作为的人,但最后却会为了忠义报国而牺牲生命。”

后来,官府招募勇士,岳飞应召入伍,之后接连打胜战役,而被任命为秉义郎(官名),康王赵构即位后,岳飞上书,反而被以超越职权为理由而免去他的官职,不久金将兀术率军进攻常州,于是康王又派岳飞带阵杀敌,收复了健康。

岳飞心中最大愿望,就是恢复中原。于是他又奏书给皇帝,请求中兴汉室,讨伐金兵的事业便就此展开了,中原地区百姓听到消息,纷纷奔相走告,欢呼庆贺,岳飞深知百姓被外族统治的心酸,更坚定恢复中原的决心。

但是,就在这时,奸臣秦桧却一再向皇帝进谗言,说与金兵议和,于是岳飞连接十二道金牌,心知高宗心意已坚,不禁潸然泪下,悲愤到极点,他双膝跪地、口中说道:“十年努力,如今全毁了。”岳飞将班师回朝的消息,很快在百姓之间传开来。百姓哀号痛哭,恳求岳飞不要离去。岳飞也伤心万分,拿出皇帝的诏书,表达自己不得不回朝的无奈。

秦桧也知道,只要岳飞一日不死,就会尽全力阻挠和议,于是他便处心积虑要置岳飞于死地。最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一并处死。到了绍兴末年,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诉讼岳飞的冤案,最后,宋孝宗终于颁诏恢复岳飞的官职,还给岳飞一个清白。

岳飞这样一个英勇而爱国的军事家,最后竟然被害冤死,而南宋自从失去这位武将后,从此只能对金人称臣纳贡,终于免不了亡国的命运,这正说明了岳飞的坚贞和卓识是多么令人感动与值得歌颂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寇谦之,北魏初著名的修道人。祖籍上谷昌平(今北京)。后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原名谦,字辅真。从他记事起,过的就是兵荒马乱的生活。当时各部族部落集团间相互混战和仇杀。烽火遍地,白骨盈野,耳闻目睹之下,他不乐仕途,倒喜欢修仙学道,钻研张陵、张角之术。凭着他仕宦之家,读了不少天文、历数,老、庄道书,并研习五斗米道。

  •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他父亲是齐国的大夫,然而到管仲这一代后,却是一贫如洗,但管仲丝毫不以贫困的生活为耻,他经营了小本生意来维持家计,更是认真的苦读诗书,勤练武艺,希望能有朝一日一展抱负。
  • 太宗尝谓侍臣道:“于今名将,惟世勣、道宗、万彻三人而已;世勣、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薛万彻为右卫大将军,慓悍骁勇,颇立战功,唯不识少文。太宗对文武有功的臣下,常妻以公主或宗女笼络,使他们乐于挥洒生命的伟力,做太宗雄才大略,建构“贞观之治”的推手。
  • 李白,彷佛是从那蜀中巍峨入云的仙山来到人间一般,怀着一身傲骨,成就了盛唐时代最辉煌的一页。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飞早期从军抗金,虽然职位低微,却凭借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将宗泽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泽,却不赞同他的作战方式:“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远超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不是万全之计啊。”岳飞的回答,却有着过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艺”中的必修课,更是战场上杀伤力极强的兵器。因而,无论文人还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项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人们也用“百步穿杨”“箭不虚发”等辞藻赞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