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季宽米纳十一日电)根据伊斯兰教法,今天是朝觐人员返回米纳,掷石打魔鬼,开戒,献牲,绕天房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忠孝节。
此前,朝觐者于八日进驻米纳,九日前往阿拉法特,转往穆兹达里发,十日日出前回到米纳。
一路上,朝觐者朗诵响应词:“真主啊,我遵命来了,赞颂确归于你,唯你执掌恩惠和权柄,唯你独一无二。”并且不停的祈涛。这些路线和举止,都是仿效穆罕默德当年的朝觐方式。
其中,阿拉法特的慈悯山,是穆罕默德最后一次朝觐宣讲的地方,朝觐者常常争相攀登,但这并不是伊斯兰教法所规定的,也没有规定要在慈悯山上礼拜,整个阿拉法特平原,都是站驻的地方。不过,满山朝觐者,举着双手虔诚祈求,相当令人动容。
沙乌地阿拉伯在阿拉法特的边界,设有高大明显的标示,让朝觐者不致站驻在外,以致朝觐无效。
朝觐者在十日晨返回米纳后,就要打魔鬼、宰牲、剪发,然后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前往麦加巡游天房。
根据古兰经,天房是亚伯拉罕父子为了敬拜真主而建的房子,位于麦加的禁寺之内。天房四方形,石头砌成,外覆黑布幔,布幔上用金线绣满了古兰经文。天房的一角,有一块黑色的玄石。很多朝觐者都挤向前亲吻触摸,其实触摸与否,并不影响朝觐功课的成立。
全球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都要面向天房。朝觐者则要以逆时针方向,绕行天房七圈。
就如同朝觐的其他仪式,绕行天房也有丰富的意象。全球穆斯林由此形成一个同心圆,敬主畏主。更深入一层看,在穆斯林心中,真主全知全能,至仁至慈,但也根据人的行为,给予后世进天园或入火狱的裁判。所以,绕行天房,能激发感恩、博爱、慈悯、正义、悔过、劝善种种意念,涤净心灵,感受伊斯兰的精神。
巡游天房还包括一项必做的功课,就是两山奔跑。
两山指的是索法和马尔瓦。当年亚伯拉罕妻子夏甲,带着两个婴儿大的幼子,在沙漠中没有水喝,夏甲急得在索法和马尔瓦两山之间来回奔跑,看看有没有商队经过,一直到小婴儿脚下突然冒出泉水。
朝觐者在两山之间,来回奔走七趟,旨在体念真主深恩,很自然的,也会念及母亲的慈爱。
如今,这股泉水还在涌出,音译为“渗渗水”,就在天房的旁边。沙国设有大型取水站,朝觐者前往饮用,真的是点滴在心头。
至于稍早在米纳宰牲,朝觐者无需亲自动手,已有自动化的屠宰场代劳。这是追念亚伯拉罕当年在梦境中受启示要献上爱子伊斯玛仪,父子奉命执行,获真主喜悦,降下一羊替代伊斯玛仪。两人接受这种考验表现出的忠孝,为穆斯林所效法,即忠孝节的由来。宰牲的肉,分送穷人食用,体现赈济贫困的主命。9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