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十日电)位在迪化街的台北霞海城隍庙,是内政部核定的三级古迹,庙里神像密度之高居全台之冠。主神城隍爷护佑商家生意兴隆,专职“牵红线”的月下老人更是庙里超人气之神,吸引众多年轻信徒朝拜。为庆祝建庙一百五十周年,庙方提供免费游大稻埕行程,邀请民众认识历史,体验人文。
台北霞海城隍庙位在台北市迪化街一段六十一号,是内政部核定的三级古迹,与慈圣宫、法主公庙合称大稻埕三大庙宇。主神城隍爷护佑商家生意,大稻埕商家多认为,生意兴隆是拜城隍爷之赐。台北霞海城隍庙管理人陈文文转述,台凤公司老板娘黄叶冬梅曾说,台凤经营有成,都是城隍爷保佑。因此,早年过年时,黄叶冬梅都会到庙里抢头香,求好彩头。
在台湾,民间认为“小庙容不下大神”,但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的霞海城隍庙,却只有四十六坪大,目前供奉六百多尊神像,是台湾神像密度最高的庙。拥挤空间,即使是主神城隍爷,也只能分到一坪大。
为何不扩建?负责人陈文文说,主神位处“鸡母穴”,如同母鸡保护小鸡,保护大稻埕的士农工商生意兴隆,因此至今仍未改建。
霞海城隍庙“庙虽小”却“超人气”,陈文文说,日治时期,日本政府禁止民间举行任何宗教仪式,但一八九八年,全岛发生黑死病,在日本总督府担任御用书生的大稻埕众多富豪(相当于现在的总统府资政),如辜振甫、李春生、陈天来等,建请日本政府开放民间举办庙会活动,因为“迎热闹”就是驱逐晦气,可以“镇煞”,为地方带来平安顺利,才又重启各项庙会活动。
陈文文说,当时浊水溪以北迎城隍,浊水溪以南迎妈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城隍爷圣诞庆典和绕境活动,都造成万人空巷,让大稻埕的商人连续几天促销商品,而参与民众之多,还得劳动铁路局加开班车,更让霞海城隍爷神威远播。
但热闹的庙会,也有意外传闻,逼得城隍爷不得不“娶亲”,陈文文说,城隍爷圣诞日在炎热的夏季,当时一位香客远道而来,却不耐酷热而死,“城隍爷爱美女”传闻不胫而走,庙方只得为城隍爷“觅良缘”,现在庙里的城隍夫人就是这么来的。来台“一百七十五岁”的城隍爷,和一百一十岁的“年轻貌美”城隍夫人,被庙方戏称为“老夫少妻”,感情浓情蜜意。
陈文文说,农历九月四日是城隍夫人圣诞,曾有位信众为求婚姻幸福美满,准备一双小鞋祭拜城隍夫人,再带回家,像是将城隍夫人带回去一样,小鞋被称为“驭夫鞋”。不过现在改称“幸运鞋”,比喻夫妻彼此容忍尊重,幸福也随之而来。台北市长马英九,六年前就获城隍庙致赠一双“幸运鞋”。
霞海城隍庙现除了供奉主神城隍爷、城隍夫人,另有八司官、文武判官、七爷八爷、义勇公及月下老人等,其中,月下老人案前总是堆满喜饼,喜气洋洋。
陈文文说,早期有位阿妈前来拜拜,向庙祝透露,她的家庭夫慈子孝,先生生意兴隆,不过子女却娶不到老婆,希望城隍爷帮帮忙。庙方于是决定为天下单身者觅良缘,在民国六十年以“两万元”雕一尊月老神像供善男信女求姻缘,月老也不负众望,供桌上总有被月老牵成的夫妻送来喜饼还愿,每年都促成好几千对,今年至农历十一月也有四千七百零六对,像艺人小S就曾与先生同来拜月老。
此外,霞海城隍庙的“义勇公”,可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陈文文说,义勇公是护卫霞海城隍爷途中牺牲的三十八名义勇壮丁,之后供奉于城隍庙,专责为民众驱小人、庇佑信徒事事顺利。
台北霞海城隍庙现香客不断,其中不乏年轻信徒,陈文文觉得努力有成。她说,明年是台北霞海城隍庙建庙一百五十周年,庙方已推出免费“逍遥游”行程,每月第一、第三周日为民众导览大稻埕周边人文建筑,让历史能代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