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玫兰江苏三十日电)“秋风响、蟹脚养”,中秋前后,阳澄湖的大闸蟹进入量产季节,台湾的贸易商与当地的养殖业者合作,最近将引进大闸蟹满足台湾的老饕们。
而当地政府相当重视大闸蟹的品质,花费大笔预算保持水质的干净,同时限缩养殖面积,避免当地生态环境遭到污染。
台湾一家贸易商华鲍国际有限公司早在三年前,就和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业者“蟹王兄”合作,同时也是台湾首家与阳澄湖大闸蟹业者合作的进口商。
华鲍负责人之一刘知甫今天说,阳澄湖面积约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北边衔接常熟,南边临接苏州,东边临靠昆山,目前约有五百多家养殖户,竞争可说是相当激烈,其中“蟹王兄”承租面积很大,堪称当地的四大养殖户之一。
台湾的贸易商是在两岸加入WTO之后,才开始从阳澄湖合法进口到台湾,刘知甫说,阳澄湖大闸蟹的主要产季,是在每年中秋节开始到十二月底,他们每年产季进口数量约在两万吨。
华鲍另一位负责人华海如说,以前大闸蟹的人工养殖面积有十八万公亩,昆山市政府发现养殖面积太过密集,影响大闸蟹的品质,于是当地政府决定将养殖面积缩小到十五万公亩,以保持品大闸蟹的品质。
据称,江苏省政府与昆山市政府相当重视阳澄湖的水质,每年要花费大笔预算清洗阳澄湖,保持湖水的干净,因此有所谓的“水质清净大闸蟹”。
“蟹王兄”董事长王德海说,他们每年的产量是四、五十吨,而整个阳澄湖的每年产量约一千多吨。现在是产量年年增加,每年利润可以达到上百万元人民币。
他说,他们的大闸蟹主要销售到上海、江苏无锡、广东、北京、天津等大陆各大城市的大型酒店。目前尚未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华鲍国际有限公司是他们唯一在台湾的代理进口商。
在阳澄湖边上,大大小小的餐厅林立,主要都是卖大闸蟹的,约有一千多家,可见商家竞争相当激烈。王德海说,现在他们越来越重视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将中国国家注册商标贴在蟹壳上,消费者只要认定这个标签,才是代表他们所生产的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