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与中国的工程建设质量

夏 一凡(日本)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讯】按:本文根据使笔者获罪的《工程建设质量事故与新闻监督》改写,所谓改写只是去除了曲笔和原来提出的具体建议而已,文中列举了读者熟知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了这些事故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提出唯有解除新闻管制,实现新闻自由才能使已有的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扭转工程质量普遍低劣的被动局面。

一、触目惊心的事故,令人忧虑的现实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50、60年代的4%上升到了7%,而它对就业方面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但与此同时,中国工程建设的质量却每况愈下,呈现出与建筑业繁荣景象截然不同的颓势,由质量低劣引发的事故更是此起彼伏,而且范围日见扩大,后果渐趋严重!

建设部曾经统计过沥青防水层面的质量,发现从其竣工到首次维修的平均间隔时间已经从五十年代的15年缩短到了3年,甚至有许多项目在竣工后就需要立即维修。数十年层面施工工艺与材料的多次改进竟然没能阻止这种趋势。

在1997年维修完成并经中央电视台大肆宣扬的九江市长江大堤,却在98年6月7日的洪水袭击下不堪一击,溃堤决口,损失惨重。事后为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熔基直斥为“豆腐渣工程”。

1999年1月4日,刚建成不久的重庆市綦江县彩虹大桥垮塌,桥上行人及武警官兵40人遇难,14人受伤,惨剧震惊中外,为引起全国注意,此案的审判过程曾向全国直播。

2000年,广东省东莞市一处三层的商业街整体垮塌,至少12人死亡,20人受伤。更恶劣地是,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封锁了现场,严禁媒体甚至生人进入,并且在当天夜晚彻底破坏性地清除了整个现场,由于此处经营者多为外地人,所以,真正的伤亡数字至今仍是一个谜!

国家优质工程是授予那些工程质量突出优异的工程的,但是,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的广西柳州壶西大桥竟然在通车不久,人行道垮塌,一片24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梁板落入江中,把停泊于桥下的三艘船砸的粉碎,其涉及生命财产赔偿的法律纠纷至今没有停歇。

闻名中外的北京西客站,号称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它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投资数百亿人民币,但是,就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的眼皮底下,它却被建成了“豆腐渣工程“。每一个到过西客站的人,无论内行外行都能强烈感受到工程质量的低劣。

上面的例子说明,从中共建政以来,工程建设的质量一直在走下坡路,从技术含量极少的沥青油毡层面施工,到技术要求复杂的桥梁﹔从涉及维修的小问题到导致倒塌的大问题﹔从一般工程到国家级优质工程﹔从省委国角的荒僻之地到首善之区的北京,竟然无一处遗漏,真可谓天下之大,却无一处质量优良建筑的立锥之地!据统计,因为工程建设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人民币之巨。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

从理论上看来,中国建设市场的主体结构、监督机制、法规体系是相当严密的,这得益于前苏联的影响和后来对欧美市场机制的引进。

中国的工程建设市场已经形成了业主、承包商、监理公司三权分立的利益格局,这在发达国家及国际工程界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地、有利于互相监督的格局,其中,仅承包商内部质量检验部门和专事监督的监理公司就形成了内外两道质量检验关口。应该说,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监督机制方面除了上述的监理公司之外,还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政府或准政局监督部门,在现在环境下它们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影响仍然是深远、广泛和不可替代的。它们对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甄选、考核制度程序明确严密,对有关公司的类别等级的另划具体而详细,除此之外,工程予算定额管理站、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安全检查站、隶属公安部门的消防检查部门更是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上列各部门都有现场否决工程质量的权力。

中国的建设法规体系,尤其是核心的技术法规,基本上是前苏联风格,它不同欧美国家那样给予了工程师宽泛的裁量权,而是事无巨细规定得清楚,工程的所有问题几乎全部可以在其中找到执行或判断的依据,也就是说仅仅法规体系的先天状态就决定了工程质量问题无可遁形的结局。

所以,从法规基础、组织方式、工作制度的角度,质量问题很难存在,更不用说积聚起来以至形成事故了,换句话说,纳税人已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构筑了阻止质量问题产生、积累的强大防线。

三、我们对待工程质量问题的常规

当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时,我们也有严格的以伤亡、损失程度划分的报告制度。且不说在维护政府形象,保护投资环境,珍惜安定团结的口号下有越来越多的隐瞒现象,即使是上报到有关部门也仅仅是具有统计意义罢了。照例会有一次次的会议,各种充满“强调”、“不准”之类的文件,运动式的大检查,弄两个替死鬼抵挡一下完事,对于越来越多的质量事故,上述措施很少有实事求是的内容,更多的是哗众取宠,让上级看起来轰轰烈烈,各级部门都辛辛苦苦地没闲着,仅此而已。其声势之大,收效之微,却是天下共知的。

热闹归热闹,工程质量事故还是照样层出不穷,因此受害的冤魂也在一天天地增加,它已经成为中国工程界挥之不去的梦魇,成了这个领域的癌症。当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无疑会认为这只是政府草菅人命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是作为业内人士,我们还是有必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故的泛滥,以使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去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

1、一个尴尬的现象

按照政府核定的技术种类、等级去承包相应的工程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的建设市场上就偏不,乌合之众般的农民工程队可以花钱挂靠在某大公司的名下,竞得只能由该大公司才能从事的工程。上海市的统计表明,进入上海市的承包商有三分之二是这样的公司。这工程建设可不是垒农民自家的灶台,它需要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社会协作才能完成,而这些农民工程队拙劣的技术水平表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官员和专家的眼皮底下进行着,难道他们看不见吗?!

我们虽然建立了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可业主从来不把工程款的拔付权给监理工程师(Consulting Engineer),而这个权利在业界范围内都公认是属于监理工程师的,失去了工程款拔付这个经济杠杆的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像一个可怜的小丑,一方面他要签名负责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却上窜下跳管不住工程质量,难怪世界银行官员在考察中国建设市场时说,中国的建设是没有工程师参与的工程建设(大意如此)。而中国政府却在其颁发的标准合同文本上公然认可这种做法,让与工程监督责任无关的人,甚至可能是外行把持工程款的拔付,除了有利于贪污和破坏工程质量的控制,我看不出任何好处,这浅显的道理难道政府主管官员能说不知道吗?!

根据法规,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的阵容非常强大,所有的有关方面───政府或准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设计师、监理工程师、施工方、各种站所等都要参加,这里面大多是技术官僚、专家、企业家等社会精英,而且当其中任何一人拒绝签字时,这竣工验收就不能通过,而事实上,那些公布于众的和明显有问题但还没暴露的“豆腐渣工程”都通过了竣工验收,也就是说,参与验收者都“不约而同”地没有看出这是“豆腐渣工程”,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2、人是问题的根源

从以上所述的工程建设者诸客观要素中,我实在没有理由怀疑中国应是一个工程质量优异的国家,可严酷的现实又使我不情愿地把目光转向了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及其内心秉持的文化价值观念,之所以不情愿,是心中受中共那帮政客们的欺骗时间太长了。总认为上无眷顾的光环一直笼罩着我们,总以为我们真的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啊,这质量低劣的普遍现象,冷漠麻木的从业者心态,确实不得不使笔者坚信,产生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人”。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缺乏那些“神圣”的法律和规条,也不缺乏机械设备,也不缺乏市场制度的安排,而是缺乏负责任的人。正是这些人在普遍意义上负责任的程度决定了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下。例如日本,他们使用的是比我们宽泛的欧美技术体系,他们也没有像我们那样明晰的市场体系,他们更没有如中国一样众多的政府监管官员,但是,他们的工程质量之好与我们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呢?是人!是人的负责认真的态度填补了包括制度缺陷在内的一切不足。

3、人的优良品德被淘汰,中共的评价成了是非标准

中共建政以来,为树立专制权威,不惜长期、有组织地对传统优良品德实行系统地清除,镇压知识分子中忠诚敢言之士的反右派运动,公然撒下亩产几十万斤弥天大谎的大跃进﹔鼓励亲朋反目、落井下石的文化大革命,这些一个接一个直指人的道德防线的残酷打击,使得中国人中敬业、忠诚的品格从整体上毁灭,在这些过程中,中共更使用“卡住胃”和“绑肉票”式的卑鄙方式,逼迫优秀品质的坚守者屈服,不少心有不甘者以自杀抗议以成全自己的名节,而更多的人,包括很多曾在国民党政权下铁骨铮争之士,不得不在中共对自己儿女亲人的生存前途威胁之下,使用与专制斗争过、纪录过优秀思想结晶的笔签下名目不一的“认罪书”。在人类历史上,数十年如一日地清除一个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历史上的“指鹿为马”、“焚书坑儒”、“杨州十日”、“嘉定三屠”与中共的手段相比也相形见绌,正如毛泽东自吹的那样,那些古代皇帝们的作为不过是“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成功地对中国人洗脑之后,中共的宣传和评价就成了这个社会的是非标准,那幅广为流传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的对联,形象地概括了中国社会失去客观是非标准的现实。于是,优秀的品格被淘汰,劳作被抽去了隐含创造与生活乐趣的人的思想的精髓,成了仅为糊口的低等生物行为。

4、无视劳动者权益,产生“吾与汝偕亡”的对立心态

改革开放以前,中共以海市蜃楼般的共产主义诱饵,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代价低到仅能维持温饱,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又连那虚幻的诱饵也不要了,干脆把榨干了血汗,已无多少生存竞争体力的众多劳动者抛给了社会,残酷的生存压力,激烈的劳动力竞争市场,政权的腐败无能和对独立工会组织的禁止,使得现在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可靠地保障,缺少劳动保护,克扣工资福利竟然成了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以至温家宝不得不以大国总理之尊过问拖欠工资这样一个中世纪问题。

对劳动者权益的践踏与专制统治的存在,最终使劳动者的怒气向工作发泄,他们漫不经心地应付工作,对公共设施、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甚至故意破坏,思想与行为中无一不透露出“吾与汝偕亡”的绝望与对抗心态,此情此景,怎么去指望工作质量呢!

5、腐败现象对工程质量低劣的放大作用

对中共专制统治的绝望没有比中国政府官员更清楚的了,他们在专制体制提供的环境中,自己疯狂的聚敛钱财做着逃离的准备,这种心情的普遍性造就了今天无官不贪的中国新官场现形记,而工程建设的环节繁多,资金数额巨大,自然就给了各级贪官上下其手的广阔空间。

从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看,设计是第一关,承包商和官员的互相利用也就从这里开始。例如,某地要建一栋上万平方米的仓库,设计人员计划使用钢结构,因为它重量轻,可以做成大空间,抗震性能和工期、造价优异,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建设单位领导就是不批准,硬是批示只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一来,不但仓库内增加了几百根柱子,而且地基处理麻烦,工期拖长三个月,造价上升600万元,这个领导为何如此呢?原来,他所中意的建筑公司没有从事钢结构施工的力量,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信用采购钢构件,就这样,国家得到了一个功能质量低下的项目,而按15%这个受贿率计,这官员却至少多得100万元的好处费。

第二个环节是施工单位,也就是承包商的选择。这其中更是学问多多,像日本那种“洗合组织”,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笔者2002年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座价值3千万元的某政法机关办公楼,为规避招投标规定,硬是加进了刑事检验室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功能,变成了含有“机密”限制外地投标的工程,更出格的是,该工程拿到当地政府招标时,竟然没有最基本的建筑图纸,这个单位首长的狂妄和不知羞耻堪称世界之最。据估计,连带装修费用,该工程造价将达上亿人民币,这一系列的动作后面,将使这位首长的身家膨胀千万元人民币!至于他选中的承包商把工程建成什么样子,他就不管了!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对建设过程的监管,需要指出的是腐败和黑社会的双重存在使得这个过程的监管危机四伏,监管人员接受贿赂会使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危机﹔而坚持认真监查,背后又无可靠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持,却会带来人身安全危机,多数情况下,监管人员不得不选择与承包商合作,以质量低劣的代价换取一些蝇头小利及人身安全。

一般来说,相对于国际工程界3%的公关费用,中国就高得太多了,上述几个环节再加上前期公关费用,其数值可以达到35%左右,整个工程造价再扣除利润的话,能有一半用在工程上就是好的了!就此而论,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工人得不到工资,为什么使用劣质材料,为什么使用劣质工艺的部分原因了吧!说腐败是工程质量低劣的放大器一点也不为过!

6、独立媒体的缺席,社会舆论的沉默,断绝了使工程质量改善的最后希望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领域专业性极强,似乎是媒体很难进入的地方,但我们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问题并非出在专业技术领域,而是出在人的精神层面,这个层面却是媒体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地方。

而媒体在具有监督公权力的同时,也起着促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作用。这个作用却是专制统治者下不愿看到并竭力防止的,甚至宁愿连同媒体的监督作用一同毁掉。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贝尔”在把媒体的正面功能抛弃,并把它改造成邪恶的工具方面具有出众的才能,他的那句“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就是借着对媒体的有效利用而声名远播的,斯大林、毛泽东之类的专制统治者无不深知其中奥妙。

中共控制大陆之后,对媒体的控制改造一直没有停止,他们早已逼良为娼,把媒体改造成了“党的喉舌”──专制的工具。正如一首民谣所说:媒体就是一条狗,蹲在党的大门口,党让咬谁就咬谁,让咬几口咬几口。这样的媒体怎么指望它担负起守望社会,呼唤公义的职责呢?即使是有些良心尚存者尝试实施这媒体的天职,像《南方都市报》,但也很快被以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帽子压在了专制大山之下,又一次起到了向人民显示“出头的橡子先烂”的专制“真理”及摧毁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

独立媒体的缺席,社会舆论的沉默,使工程建设业界的正义呼声和行为消于无形,断绝了最后的希望。而同时,业内人士也大多不得不同流合污,参与以工程质量低下为代价的“分肥”行列,这个现象和其它行业一样,是专制政治逼良为娼的表现而已!

我们现在应该可以理清工程建设质量低下的历史和现实脉络了,为了维护专制政治,畏惧政治民主化的出现,中共不惜穷数十年之力,有计划地摧毁了人民心中的道德防线,把具有监督公权力作用的媒体改造成俯首贴身的工具,从而在全社会彻底颠覆了是非标准,造成腐败横行,劳动者权益被肆意侵犯,人们从整体意义上失去了道德约束,疯狂而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工程质量的低下就是这一系列现象在建设领域产生的结果。

五、解除新闻管制,实现新闻自由,使工程建设质量走上逐步改善的良性循环轨道。

工程建设的环节繁多,牵涉面非常广,这一客观情况决定了我们寻找一种立竿见影解决之路的困难甚至不可,所以我认为,从针对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入手,寻找质量至上改善的渐进之路是现实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和前苏联及台湾的经验,解除新闻管制是社会振荡比较小的方式,尽管我不认为新闻自由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但至少我们能掀开民主政治的第一页,而且是良性循环的一页,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如果能到自我标榜多年的“代表中华民族”,庶几可避免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下场,一意孤行,认为充其量 足民脂民膏往西方一跑了事,人民自然会追索的办法,纳粹德国逃亡者一生不得安宁被以色列人追偿命债,不也就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及其随从的前车之鉴吗!
1、解除新闻管制,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在现代社会舆论的形成与表现都反映在新闻媒体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使借助歌谣和流言传播社会舆论的古老方式转变成了互联网、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更方便、更迅速、更廉价的方式。

当某一事实见诸新闻媒体之后,人们就开始根据各自的立场和理解通过媒体反映自己的看法,甚至通过媒体开展争论,于是,通过“事实──看法──讨论或争论──形成主流认识”的流程就形成了社会舆论这个流程展示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载体的重要性,离开了新闻媒体,今天就无法形成现代的社会舆论。

2、社会舆论的作用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判断,反映了根植于人民思想深处的文化价值观念,反映了人民对于某种行为及其背后思想倾向的赞扬或谴责,它并不能直接强制人民去做和不去做什么,但是它却可以用持久地表达出来的道德倾向影响人的内心,从而起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如果说法律是对社会共同谴责的神圣化,那社会舆论就是对社会共同谴责的世俗化或者说生活化。

想象或回忆一下,社会舆论的约束力吧,众口一词、飞短流长﹔千夫所指﹔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因此它会使所有的社会成员不得不注意社会舆论的倾向,谨慎从事,行必三思。

健康的社会舆论会使社会正气得到鼓励,优秀品质得到褒扬,恶行失去群众基础,就本文所讨论的而言,工程质量的认真监督者不再孤军奋战,腐败可以得到揭露并谴责,劳动者的权益有可能被当局关注,最终会形成长久的制度化安排,使情况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控制或有选择地报道会左右社会舆论,但也会断送民族前途

社会舆论千夫所指的约束力并不总是正确和善良的,它也可以是卑鄙的,甚至是邪恶的,这取决于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舆论环境的自由,一句话,取决于新闻自由实现的程度。

1630年,明朝大将袁崇焕率部抗击清军南侵,袁智勇双全,屡败敌军,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是死在袁部的炮火之下。后来,清朝利用明朝的专制腐败行离间计,诬陷袁崇焕拥兵谋反并将谣言在北京广为散播,很快,袁被招还京后被捕,此时,京城已形成了袁是汉奸卖国贼的社会舆论,结果,没有来得及审讯,袁就被北京人争先恐后地活活吃掉了!当然,明朝的结局也就此奠定,很快就败亡了!

当年的欧洲,希特勒不可一世,不可谓不强大,其专制政治控制下的德国舆论造成了全社会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形成了与德国强大远远不相适应的落后的文化价值观念,以致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地灭犹一幕,但是,此举也开启了纳粹德国走向覆灭的大门,把这个本质优秀的民族投入了战争、战败、分裂、被占领的悲惨境地,一直到东西德合并,这个民族长达60年的悲剧才得以结束。

古今中外有许多相似的例子,说明被误导的社会舆论会导致邪恶、悲惨的结局。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把真实和自由看作新闻的生命,并促使我们尽一切可能努力从多角度把事实真相告诉人们,保障与鼓励自由的讨论,以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避免社会悲剧的发生。

4、实现新闻自由,打击丑恶现象,鼓励优秀品质,遏止工程质量低劣的趋势

市场经济和WTO,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力图融入世界的标志,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市场经济和WTO的看重,更多的是不情愿的,带有解脱专制政治下经济困境的功利选择。但是客观上,市场经济尽管表现出竞争的本质,更多的,或者说对我们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它也是一个建立在一系列公序良俗之上的规则经济───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自由平等与公共精神﹔权利义务的广泛一致性和平等性等等,总之,市场经济是一系列相应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在经济领域的集中表达,对于我们这个不甘被世界发展主流边缘化的民族而言,通过市场经济和WTO等各民族共同的经济语言进行交流,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避免重蹈洋务运动及明治维新将国家引向战争道路的覆辙,却需要有高度的道德勇气,扬弃旧的文化价值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观察自由平等与公共精神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份量,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百年的失败,也是中国旧的文化价值传统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我由衷地赞赏俄罗斯总统普京“俄无意建设有俄罗斯特色的市场经济”这句话所表达出来的迎接市场经济文化价值观念冲击的民族自信。同时,我也对日本“脱亚入欧”的文化价值选择持高度理解的态度!

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扬弃旧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再没有比自由的新闻媒体更为合适的工具了,表现在对中国建设工程质量的促进方面,自由的新闻媒体可以实现对个人功债的社会客观评价,助长优秀品格在全社会的成长,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揭露从而遏止工程建设业的丑恶行为,最终使工程质量走上彻底改观的上升之路,我们原来在工程建设业所形成的法规制度体系也才能发挥上它们应有的作用!

我不认为新闻自由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认为仅仅新闻自由就能培育出先进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它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当然需要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可是,当我们现在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实现新闻自由却是笔者认为代价最小,阻力最小的第一步,也是能够自由、平等地讨论未来中国制度安排的前提!

六、题外的话

虽且本文是从工程建设这个专业性极强的特殊领域入手的,但其问题的实质,以及建筑业本身涉及的广阔范围使得讨论更具有其它行业也适用的普遍意义。

近百年来,中国的专制统治者始终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背逆潮流,使得这个民族一次次地远离世界发展的主流文化,正像古代中国把先进的制造火药的技术用于烟花爆竹一样,今天的中国又在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用于“金盾工程”,但较之火药仅用于玩乐,最多是不思进取,耽于玩乐,用于“金盾工程”的先进技术就有了限制民族思想自由的落后、反动的作用了。从这一点看,中共确实只配代表最为腐朽反动的文化!新闻自由,远矣哉!

专制政治下的道德崩溃现象不仅在本文所说的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和国内经济的信用方面起到了恶劣作用,而且现在正逐渐向全球扩展,不断地压缩着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例如,多年来,中国工程建设在国外承包工程的份额低的可怜,其工程质量及合同信用低下是主要原因,在美国人拿到工程之后,宁愿花高价把它转包给日本人,再由日本人转给中国人,美国人认为,日本人的认真远比中国人的低价优势来得可靠,也只有认真的日本人才能管得住中国人,读者可想而知,且不说这口气让人难以下咽,就是从经济角度,已经被剥了几层皮的工程到底还有多少油水呢?

在日本的华人都知道,华人早已从“扒金宫”(弹子房)的从业人员队伍中消失,而多年前,那儿曾经是华人的天下。

中华料理是中国人的看家本领,本来应该消化掉大量的华人从业者,但是,近年来,高级饭店除主厨外,辅厨以下也已成为华人禁地。

上面的例子就个案而言,可能有个别的、特殊的原因,但整体上的无道德化却是主要因素,“黄祸”是历史上帝国主义者的恶意煽动,可是,笔者并不希望中国人的无道德化再去成全这个词!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希望的,但是笔者却想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2005年1月25日,印度总统在印度国庆节前夜谈到迅速发展的印度经济时表示,印度经济应成为首先解决工作的“使命棋式”,中印两国都面临沉重的人口压力,但是从印度所奉行的整体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其总统所说的“使命棋式”,我们却可断定,印度人民将会比中国人幸福!

在历史上,不附带政治改革的经济发展即使是真实的,也不一定是人民的福气,例如,纳粹德国就曾经有过GDP100%的年增长率,而且也举办过奥运会,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国力大增,甲午战胜,不但得到台湾,而且得到相当当年日本4倍岁入的赔款,“经济”成就不可谓不大,但是,都由于政治专制走上了战争──战败的道路,德国被分割,日本更悲惨地成为原子弹爆炸的牺牲品,这些历史的教训,并不只是日本和德国应该吸取的“专利”,它也更应该是所有国家尤其是中国应该吸取的教训。

历史在前进着,以屠杀为战争形式的民族压迫也可以演变为较为“文明”的方式,而人文思想落后,科技发展乏力的民族照例是牺牲品,而只有在政治民主化之下的发展,才是人民幸福可靠的保证,这时的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国进入历史发展的主流,避免历史的恶性循环,摆脱被动的被奴役的命运!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新闻组织促中国保证奥运新闻自由
勒索民主派﹐分化传媒界
马国事件 大纪元将在纽约举行记者会
姚文智:东森S台未通过换照  无涉新闻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