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8日讯】(亚洲时报记者夏正道7月7日 撰文/摄影)辽宁鞍山—在辽宁南部,由海滨城市大连通往省会沈阳的沈大高速公路,春夏时分风光明媚,沿途两旁零散矗立一座一座欧陆式红色小房子,尤其夺目。
每有外地人在高速公路上飞车而过看到那么多小红房子,还真的以为自己置身于农业特别发达的欧洲地区。其实很少有外地游客知道,那些外表的漂亮的红房子,名义上是灌溉屋,实际上只是“像聋子耳朵一样的”摆设而已。
日前,亚洲时报在线特约记者前往小房子相当集中,情况也相对严重的鞍山辖下海城市,对该市的部分乡镇农业假开发的情况做了调查。
海城市耿庄是海城的郊区乡镇也是一个紧靠沈大高速公路的乡镇。该镇的三道岗子村是全镇10多个村中小红屋最多的村之一:5000亩的基本农田里砌上了一千多个红色小灌溉屋,但这些小屋里同样是空空如也,见不到一根排水管,更看不到电机等设施。
而在这些小房子的旁边,原来准备使用的变压器也因为长时间不用而被梁上君子偷走。另外因为小房子常年没有使用,许多小房子的铁门也都被小偷偷走了。倒是立在田间地头的一块块水泥牌子还真能唬住不知情的外人:“国家综合农业开发专案——耿庄镇优势农业示范园专案——海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海城市人民政府——2004年5月。”
“其实,这些钱不是国家的,就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而为什么无人重视?原因就是那些当官的大项目立起来了,回扣红包拿到手了,人家才不管什么国家集体资产流失或者被盗呢!”三岗子村一在外做生意的村民说。
村民张海(化名)则告诉说,村里5000亩田就是镇里搞的什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案”,而他们老百姓除了土地被镇里占用盖小房,承包面积又不减少外,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按照一个小房子占地6平方米来算,那么他们老百姓被占掉的土地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亚洲时报在线特约记者在海城的周边乡镇发现,像三道岗子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十分的普遍。
为此,诸多老百姓都认为,地方政府既然拿了国家的钱,就应该将这个所谓国家级的开发专案搞好,而现在没有搞好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追究有关干部的责任?国家那么多的钱,难道就换回了这一大堆的外表好看里边什么空空如也的小屋子?
老百姓的牢骚虽然不中听,不过还是很有点道理的。但就是鞍山这样的骗国家资金的假农业开发,居然在2005年6月15日前还被新华社的大记者当做榜样大大宣传了一把:辽宁省鞍山市坚持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开发资金为主渠道,以财政支农资金和相关部门资金为辅助,调动集体资金、农民资金,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近两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专案,共筹集资金2.05亿元,其中,开发资金1.7亿元,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一千万元,吸引社会非农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元,集中投入到中低产田改造、特色主导产业开发、富民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等26个项目上,收到了显着的效果。目前,鞍山市所属的台安县、海城市、千山区、岫岩县都进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案区。
在看到上面的新华社记者写的“文章”后,海城三道岗子的村民们不禁笑了,他们说:“这两位大记者都可以去做作家了,他们咋就不到我们村里来看看这农业假开发真害农的真相?”(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