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彩票官网-大发彩票开户-大发彩票注册

郑和客死他乡 还是亡故于南京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6日讯】学界一直认为:“1433年4月,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于印度古里。”但在昨天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国际学术论坛上,浙江省平湖市史志办的蒋苍苍说:郑和亡故于南京。

  郑和七下西洋活着回来

  据中新网7月6日引用南京晨报的报道说,蒋苍苍告诉记者,1982年,郑鹤声、郑一钧两位先生根据从明代古籍中的资料,提出了郑和1433年4月在归国途中死于印度古里的观点被学界广泛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纳了此观点,2002年版的《辞海》也说“郑和……死于最后一次下西洋归国途中,归葬南京牛首山。”

  2002年浙江平湖市在维修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初的无量宝塔时,在塔顶发现了用金粉手写的《妙法莲华经》,考证为郑和遗物,《妙法莲华经》7万多文字用精细的金粉手写,笔迹细腻,在船上颠簸中很难完成,根据《妙法莲华经》经卷的抄写完成时间,蒋苍苍认为:“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后,在明宣德九年秋冬(也就是1434年末或1435年初)病故于南京”。

  塔名题写是郑和本人?

  同时《妙法莲华经》卷首画像中的“真身舍利无量宝塔”8个字应是郑和亲笔所写。蒋苍苍称,专家们在察看经卷实物时,还发现塔名碑碑文“真身舍利无量宝塔”8个字与全卷其他文字在书写上有明显区别,特别是“宝塔”两字,竟压扁了挤在一起。蒋苍苍表示,写这塔名应是一位与这经卷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人物,最合理的推断应该是郑和本人,因为制作金粉手书《妙法莲华经》的目的是为病中的郑和祈寿。

  郑和很可能死在南京

  对于郑和“卒于古里”之说,蒋苍苍从家谱资料、人物身份地位、崇佛趣向、称呼等四个方面提出反驳意见,认为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在随从的太监中,有一位也姓郑的死于印度古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季士家认为,《妙法莲华经》的发现为郑和卒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也有专家认为,光凭一卷经卷来断定太过武断,还要再经过科学、严密的考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邮政署长蒋任宏宣布,邮政署将于6月28日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邮票。
  • 【大纪元6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五日电)又见走私毒品,这回毒贩从柬埔寨金边搭机到香港,再将总重达三点七公斤的高纯度海洛因分成三百六十多颗,包进陈皮梅包装纸内,企图由中正机场蒙混闯关,但被检调单位识破。调查局台北市调处根据线报逮捕郑姓男子到案,并循线追查国内同伙共犯及买主。
  • 海巡署基隆机动查缉队今天会同台北市警方在台北市辛亥路及台北县三重查获郑姓计程车司机持有枪械,查获改造手枪六把(掌心雷一把、成品一把、半成品四把)、改造子弹七十发、求救信号弹两发及各式枪械、子弹零件及改造工具乙批,俨然是地下兵工厂,查缉队讯后将嫌犯移送法办。
  • 南京郑和墓自从1960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郑和墓究竟是真墓还是衣冠塚,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众说纷纭。南京的专家学者和郑和后裔经过多年研究一致认为,郑和墓并非衣冠塚,而是郑和的安葬墓。尽管如此,郑氏后人至今并未找到证据足以证明此推测,这桩学术公案仍然难以盖棺论定。
  • 【大纪元6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美珠竹市报导)在新竹市“四海游龙”锅贴店打工的20岁郑姓女子,疑忧郁症连续4次在店内纵火,前3次因未酿灾,店方仍让她继续工作;但第4次引发火灾且波及邻舍,锅贴店除本身损失外,还赔偿隔壁店家100多万台币;但该店考量到郑女自小受家暴罹病情绪失控,本身又无经济能力,决定自己负担损失,不对郑女求偿。
  • 艺人余天遭暴力讨债,中部打击犯罪中心逮捕十名竹联帮成员,其中郑姓嫌犯还是青堂堂主。警方查出余天三年前和友人合开一家经纪公司,一名陈姓女股东竟然盗用余天印章,开出六百万支票,后来这些支票流入赵姓嫌犯手里,于是伙同竹联帮不良份子,前往余天新竹老家泼油漆恐吓,警方兵分多路,逮捕十名嫌犯。(黄进恭报导)
  • 【大纪元6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二十三日电)以郑姓主嫌首的诈欺集团,虚设公司行号诈骗财物,刑事局八队获报,会?同台南县、嘉义市警方联手侦办一举瓦解。警方指出,嫌犯等人自民国九十二年七月起犯案迄今,犯案地点遍及全台各地,受害人数超过一千人,诈欺金额更高达新台币十亿元。
  • 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诸国派遣前来中国的使节络绎不绝。为了接待外国使者,明朝政府在南京专门设立金碧辉煌的招待会馆。在这期间,南京城里的会馆、饭店、酒楼业也蓬勃兴起。洪武时期,南京城就兴建了十六座大酒楼。时至今日,对南京的餐饮旅馆业仍有深远的影响。
  • 〔自由时报记者汤世名╱彰化报导〕彰化县郑姓男子与任职邮局邮务员的侄子有宿怨,郑某的侄子利用职务之便,将寄给郑某一家人的信件“半路拦截”,盖上“查无此人”戳章后退回原发信人,导致郑某一家人两个多月来都没有收到任何信件,经追查后才揭发上情。 涉嫌伪造文书
  • 为纪念明朝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中港澳三地今日同时发行以郑和为主题的纪念邮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