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盛竹玲╱台北报导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可能很多人都有青春期时吃“转骨方”的共同回忆,那碗黑黑浊浊、充愿郁中药味的转骨汤,要一饮而尽的确得靠几分勇气。而现今的转骨方已有很大的转变,不仅配伍的药材不再只是传统的补肾药,而是改以着重脑力、体力补充,舒缓心情与促进骨骼发育为主,且搭配的食材选择性也更多,更能兼顾到美味与效能。
以下是中医师陈勇利提供的转骨食谱,简单易做,可供读者参考:
虫草鲍鱼香菇汤
材料:鲜鲍鱼二至三枚、豆腐一块、干贝五枚、胡萝卜一条、香菇五朵。
调味料:盐、柴鱼粉少许。
药材:当归十克、冬虫夏草四克。
做法:
1.鲍鱼洗净后对切,再切斜纹。
2.将鲍鱼与干贝一起入滚水川烫,随即捞起。
3.豆腐切大块、胡萝卜切片、香菇泡软,备用。
4.当归、冬虫夏草洗净后,与鲍鱼、干贝、香菇一起置入锅中,加七碗水以文火炖煮半小时,再加入豆腐、胡萝卜片,续煮十分钟后加入柴鱼粉及盐,关火后即可食用。
中医师陈勇利表示,这道食膳可以提供脑部丰富的养分,适合转骨期、课业内容老是记不住,且平时容易腰酸背痛、双膝酸软,甚至头晕、心悸、全身无力的学生佐餐食用。
柴胡甘栗土鸡煲
材料:土鸡半只、甘栗及鹌鹑蛋各一百克、九层塔二十克、姜三大片、葱二根。
调味料:酱油、糖、麻油少许。
药材:柴胡、黄苓各十克,红枣八枚。
做法:
1.所有药材与食材洗净,备用。
2.柴胡、黄苓加二碗半的水,熬煮成一碗水量。
3.土鸡切块,以酱油及糖略腌。
4.以麻油爆香姜片,大火快炒土鸡肉、甘栗,接着加入药汤及红枣,转文火焖煮约十分钟,再加入鹌鹑蛋拌炒,最后加入九层塔及葱花即可。
陈勇利指出,发育期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容易长青春痘。而这道食膳中运用的柴胡、黄苓是保肝养肝名方“小柴胡汤”中的两大主角,药效温驯又退火;搭配土鸡能补充大脑所需的氨基酸,青少年阶段每周品尝一次不仅可转骨,也可退火,特别是平时口干口苦、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大便偏硬或小便困难的青少年,最适合食用这道食膳。
补肾活血参豆汤
材料:猪肋骨半斤、红豆及黑豆各五十公克。
调味料:盐少许。
药材:冬虫夏草四克、太子参十五克、川七粉十克。
做法:
1.所有药材与食材洗净,红豆及黑豆先用水浸泡四小时。
2.将猪肋骨川烫后,与红豆、黑豆一起置入锅中,加七碗水,先用文火炖煮约半小时,再加入冬虫夏草、太子参一起煮至豆子熟烂,然后再加入川七粉略煮十分钟,最后再加入少许食盐。
医师指出,猪肋骨熬汤是很好的钙质来源,而搭配的冬虫夏草和太子参是补肾首选药材,加上川七粉、红豆能活化血液,对于正值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食用这道药膳对骨骼的成长会有帮助。
鲜菇椰菜煲
材料:花椰菜一颗,莲子、草菇各二十克,姜丝少许。
调味料:盐及麻油少许。
药材:远志、石菖蒲各四克、红枣十颗。
做法:
1.将所有食材、药材洗净;花椰菜切成小朵状。
2.先以三碗水熬煮药材,待熬至二碗量,再加入莲子、姜丝同煮,十分钟后再加入花椰菜及草菇烫熟,加上调味料即可。
中医典籍记载,远志和石菖蒲能增强短期记忆力,而根据中国医药大学所做的研究也初步印证了这项功用。陈勇利指出,以远志及石菖蒲搭配清心火的莲子,以及有防癌作用的花椰菜及草菇,对于平时念书耗脑力、难以安眠、有少年白或记忆力开始变差、经常忘东忘西的年轻学生来说,是一道相当不错的调理药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