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27日讯】十年前,八里平原上只见农舍、草地、稻田、菜园,山坡地长满竹林、柚子、莲雾,正是典型的农村景象。
十年后,八里平原上草地稀疏、稻田几乎绝迹,菜园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四线大道,以及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八里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
淡八大桥的兴建计划甚嚣尘上,一般人的预测,八里全面都市化势所难免。有人异常兴奋,地主可以翻身;有人耽心,随着都市化而来的文化现象,将淹没了农村生活美好的一切。
一家茶叶店土生土长的老板跟我说:“我考虑搬家!”我听了十分感动,但也不胜欷歔。
人算不如天算,台湾房地产由盛而衰,八里也不能免,空屋滞销,高楼大厦蔓延的脚步突然停顿;加上经济不景气,而且长期低迷,八里急遽的变化意外地谱下了一个休止符。
八里平原变得十分有趣,高楼大厦还是少数,在限高三楼的新屋与原有平房农舍群里,显得非常突兀;高楼大厦雄踞在四线大道的一边,另一边却还是竹林、荒草当道哩。山坡地还是竹林、柚子、莲雾的天下,观音山上登山客仍然络绎不绝,站在硬汉岭巅俯视、思考淡水河两岸的发展,以及八里的未来。
就在此时,八里第一家书店“摩尔书店”诞生了,开在八里国小的正对面,八里的发展似乎即时转了一个方向。我惊喜之余,又有几分担忧。每次经过,我都会庆幸书店的招牌还悬挂在那儿。招牌全部漆上墨绿色,就像一片仙人掌叶活在八里文化沙漠里。
就在此刻,八里淡水河边,连接渡船头与挖仔尾自然保留区之间的人行木板步道、脚踏车道兴建工程出发了,西门公园旁第一截铺设完成时,八里人不仅看到了八里新的发展方向,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们站在那截新生的步道上,遥望对岸的淡水的都市繁荣,八里人百年来的嫉羡一扫而空,挑战与骄傲的自信心油然而生。
八里相对于淡水,本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观光的典型,偶然转向,又逢停滞,在都市化的隐忧与繁荣的诱惑两相冲突的矛盾思考中,八里挣扎的现况留给台湾面临转型的农村一个典型的启示。
往事已矣,此时此刻,八里平原上菜园、草地、稻田与红树林还足以点缀,山中竹林、柚子、莲雾似乎可以永远保留,这样最好。
摩尔书店永远存在,再开一家;河岸人行木板步道、脚踏车道早日完工,而且延长到台北港,那就更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