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

云彩文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楼兰古国,它的传奇经历如同它一样的神秘悠远,从一个世纪以前再现于人面前,吸引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前往探险,一个个考古家兴奋的发现,探讨和研究楼兰历史、地理、人文等,学术成果不断面世,楼兰的经历越来越清晰的得以在现,使这个历史古国的神秘面纱渐渐隐去,让人们重温了这座古丝绸之路经历了荒蛮、文明,辉煌和落寂。

这座古城是西方的冒险家,再一次的来探险时半路遇见了大沙暴,狂风过后,令他很惊奇的发现一座泥塔,房屋组成的古城奇迹般的展现在眼前,然后西方的冒险家对这座古城遗址开始挖掘和探索,希望能够从遗迹和文物中再现昔日的繁华。

那么根据挖掘出来的怯庐文简牍上的“kroraina”的字样,断定这座古城原名可能是“楼兰”,那一九五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学者就从楼兰这名称的来历撰文,指出“楼兰”是来源于湖泊“罗布泊”的古名为“牢兰”海,那“牢兰”与“楼兰”为一名字的不同译法。

从挖掘出来的各种的随葬品,可以看出这里的物品,明显的带有汉代风格和中西方交流得痕迹,如;木雕、浮雕、上漆的家俱、青铜艺术品、精美的绣鞋、色彩鲜艳的丝织品、毛织品等。

从这些物品和文献记载,确定楼兰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交通枢纽和商贸的重镇,而那时的楼兰是罗布泊绿洲上的一个王国,随着汉朝代的统治介入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成了南来北往商家的必经之地,也流通着前来交易的各国的钱币、织锦、香料、琉璃等等,呈现出经济繁荣和富足的景象。

那么,这个昔日繁荣的绿洲王国何时成了荒漠,昔日商贾幅辏的边陲重镇又如何人去城空,最后都覆盖在茫茫的黄沙之下,沉寂在悠悠的历史中呢?从楼兰出土的文书上可以看出,水源的日益匮乏,导致农业生产下降,粮食不足,过度的砍伐林木,使原有胡阳木的森林等良好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一个经济繁荣的楼兰王国被风沙覆盖,只留下辉煌的文明供后人凭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上河图”大约是在清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流入清宫内库的,到(一九一一)年后被溥仪带到长春,抗战胜利后,才被故宫博物猧收藏,在这其中曲曲折折惊心动魄的故事,被写成多种文学作品而广泛流传着。

  • 相传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奉调在潍县上任知县,在这期间他为官清廉,兴利除弊,取得百姓的爱载,但是最后因收缴了当地豪绅的罚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罢官。
  • “夜郎自大”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成语,那跟夜郎国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典故是出自于〈史记.西南夷列传〉里的记载。
  •  周瑜始终力挺少主孙权,朝“南面称霸”的目标奋勇前行,而在国家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存亡之际,周瑜力排众议,一力承担对抗超级霸主曹操大军的重责大任。
  •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 鲁肃立即动身亲赴荆州与刘备联络。相传他骑上一匹白马,沿着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绶交给二弟孙权说:“率领江东将士,与天下争战,你不如我;但是,举贤任能,使人才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就不如你了!”孙策逝世,十九岁的孙权继位为吴侯。
  • 一直以来,周瑜似乎对于功名没有太大兴趣,好像更乐于待在叔叔周尚身边打杂,仿佛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帮助孙策征战江东。
  • 那年,少年周瑜特意前往寿春造访孙策。两位少年英雄一见如故,原来,周瑜与孙策同年,周瑜生日只比孙策小一个月,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相谈融洽,意气相投,结下奇妙的缘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