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文中学落车机制咨询文件出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教育统筹委员会昨日公布检讨中学教学语言及升中机制的咨询文件,文件提出在08年实施英文中学上落车机制。教统会展开为期3个月的公众咨询。

咨询文件建议,中学必须符合3项条件,才可以采用英语教学,未能够通过,便要转为中文中学。咨询文件并建议,以中一入学之前进行的测验作为升中标准。

该三项条件分别是:第一,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最少要有85%的中一学生能透过英语学习;教师能力方面,他们的中学会考英文科(课程乙)必须达到C级或以上,或取得同等学历;学校方面,必须有意识及策略,为学生提供有利学习英语的环境,包括加强英文科的教与学、营造丰富的英语环境,以及制订完善的衔接计划。

咨询文件指出,目前学习动机较强及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约有40%,具备足够能力可以透过英语学习。

咨询文件又建议,本港中学会继续维持母语为主流的教学语言,大部分中学仍是采用母语授课。

至于中学教学语言的安排,则维持中中/英中分流,每6年进行一次检视。另外,中文中学可以增加英语学习时间,上限不多于总授课时间的15%。
咨询文件并建议继续提供现有额外教师资源,但以现金津贴代替人手,增加灵活性。

可申读两间中学

至于中一派位机制方面,将维持3个派位组别。咨询文件建议改革派位机制,将自行分配学位的学额比率,由20%提高至30%;而家长可申请的中学数目由1间增至2间,在填报选择次序时,可考虑3个方案,一是家长向学校申明选校次序,二是家长只向教统局填报选校次序,三是家长只向教统局填报道校次序,而学校可预先表明不考虑次选。

至于统一派位阶段,咨询文件建议拨出每所中学统一派位学额的10%,作为不受校网限制的学校选择,进一步增加家长的选择。

为让学校及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巩固“拔尖保底”的经验,从而有效地处理校内学生能力差异,现时中一派位是以过去3年的小学学能测验成绩为依据。咨询文件提出了两个改革方案,即继续沿用以过去的学能测验成绩,调整升中学生在小学的校内成绩,或利用现时的“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验”,每两年抽取一次成绩样本,调整来届升中学生在小学的校内成绩。新机制建议在07年实施,现时就读小四的学生首先受到影响。

冀弹性推行政策

对于最新的教委会咨询文件,一向关心教育的立法会议员余若薇认为,在香港两文三语的环境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语种的学校是无可口非的,要求老师达标也是对的。不过,她希望当局在推行政策时要有弹性,给学校多点空间,实行校本管理。

有中文中学校长表示,由于家长强烈要求,将会考虑申请转为英文中学。不过,中文中学联会呼吁,学校要审慎考虑应否转换教学语言,因为这会对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教统会工作小组主席田北辰表示,暂时难以估计设立机制评核英中的资格后,有多少英文中学要转为中文中学,因为现时的 建议同时增加学校自行收生的比例,这些改动对英中的收生,有很大影响。他说:“无论学校采用哪种教学语言,都须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远方
远方 人气 1
台经济部加工区推动员工在职训练进修计划
不动产教育正当红 学生毕业能否赶上好日子﹖
台师大师生抗议 要求教育部撤换或停职黄光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