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朵拉盒子已开 商贾列队特区拿好处?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亚洲时报陈嘉莉 撰文) 自1998年特区政府发展“数码港”项目开始,香港特区政府绕过正常的招标程序让财团坐享钜利,一时间,“官商勾结”的批评此起彼落;在这些批评的声音里,有部分应是为了社会公义,但应该也有一部分是有人为了向特区敲诈,希望特区在某些项目上开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近期香港就似有发展商连番攻击政府的情况,这是否代表商人现在执著特区的黑材料,准备排队向董建华拿好处,已经成为焦点之一。

香港《明报》2月2日刊登合和实业(HK.0054)主席胡应湘的专访,披露了这名身兼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的集团主席,竟自称是特区政府“官商勾结”的受害者。巧合的是,今年3月就是中国全国政协召开的时候,到时胡应湘有机会在北京向国家领导人直接表达不满。在这个敏感时刻,一件廿多年的旧闻突然给拿出来,自然引起外界关注。

胡应湘在访问中高调指出了这起“官商勾结”事情的始末。据指出,胡的合和集团在过去28年内多次就位于湾仔的Mega Tower项目向香港规划署申请,唯始终不得要领。胡应湘更透露,有某大财团用“已通过规划署一关”为由,游说他将项目出售给该大财团。胡应湘再进一步批评,有个别财团在向规划署申请时即使未符合规定,也可“过关”,而包括合和在内的其他发展商纵然经已符合所有条件,也处处碰壁。

胡应湘就Mega Tower跟规划署的争拗,正如他所说已有28年之久。胡应湘在“官商勾结”闹得热烘烘之际,突然加入战团,可说是令特区政府措手不及。

2001年曾公开支援董建华竞逐连任的胡应湘,已经不是近期第一个跳出来批评特区政府的发展商。要算这么多人突然站出来抨击特区施政,“数码港”事件可谓是“祸根”。

1998 年年中,盈科拓展集团(2000年易名为电讯盈科,HK.0008)向特区政府提出数码港的构思,建议由特区政府出地、盈科出资的方案兴建。特区政府最后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将数码港发展权直接批予盈科。这次事件引来不少立法会议员的批评,特区政府为了洗脱“官商勾结”的嫌疑,在2005年2月2日向立法会公开1998年9月至99年3月间跟盈科的书信文件,然而事件却愈描愈黑。

书信文件揭发,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于98年12月曾质疑何以不就数码港作公开招标,其后时任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亦于99年1月25日再度提出同样质疑。不过,于99年2月11日,即邝其志提出质疑的17天后,邝其志本人却突然“转向”,在书信中表示,支持盈科就数码港不招标的建议。

此外,书信文件亦有披露,盈科在99年3月跟特区政府签订的意向书中,原包含“租用保证”条文,即若数码港商业部分落成后36个月仍有写字楼未能租出,盈科须租用不少于两成、不多于5成的写字楼及住宅楼面,唯特区政府后来用“已收到多间科网公司申请租用”为由,主动撤销有关条文。若租用保证条文未曾撤销,预计特区政府每年可多收2,700至6,800万元(港元,下同)的租金不等。

特区政府在数码港项目上开创了所谓“官商勾结”的先河,引来其他地产发展商的不满。在数码港整个筹建的过程中,各大地产商曾两次跟特区政府“驳火”,先是有以太古 (HK.0019)、恒基(HK.0097)、新地(HK.0016)、新世界(HK.0017)及恒隆(HK.0010)为首的7大地产商去信曾荫权争辩数码港,其后又有更多地产商加入反对行列,发表声明反驳特区政府,又游说立法会议员暂停数码港拨款申请。

自从各大地产商就数码港高调地跟特区政府“对着干”后,往后地产商评击特区政府的声音便时有听闻。然而,恰巧的是,双方在吵闹、争持过后,不少涉及批评过特区政府的地产商都被指获得了一些“商机”。

2004年8月31日,恒基兆业主席李兆业在股东会后,高调批评特区政府的补地价政策,指“补地价过高,无利可图”。事情的背景,是恒基向特区政府申请,将一些工厂用地转作饭店用途,而双方的理想补地价银码,竟然相差7倍之多。

其后,特区政府于11月份公布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入围标书名单;虽然社会大众均反对西九龙项目以单一招标的模式发展,有立法会议员更批评特区政府的标书是为大财团“度身订造”,唯曾荫权始终力排众议。而入围财团包括恒基的标书、长实(HK.0001)及新地合作的标书,以及信和(HK.0083)、九仓 (HK.0004)及华置(HK.0127)合作 的标书。

除了数码港和西九龙项目外,另一起被指为有关“官商勾结”的事例,是由新世界发展旗下的新创建(HK.0659)以及新鸿基地产共同兴建的居屋项目红湾半岛。特区政府被指在楼市复苏的时候,以 8.6亿元将项目买断予地产商,有立法会议员指这是“低地价”,有向地产商输送利益之嫌;巧合地,涉及事件的新世界集团,就是曾就“数码港事件”公开批评政府的财团之一。

自从数码港项目之后,地产商开始透过传媒向特区政府“表达意见”,而特区政府亦不止一次被批评为对地产商“有求必应”。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与特区政府正处于弱势不无关系。

特区政府于98年的数码港项目上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之后“官商勾结”的烦恼便随之而来。然而,在中国中央政府要求特区政府提高管治水平的前提底下,如何避免“官商勾结”在未来继续发生,将是对董建华政府的一个考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球首家长途廉价航空香港成立年底首航
新年8百万人次进出香港
境由心生 境随心转
香港狠父斩女儿头颅惨案吓坏附近居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