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疲劳常伴左右

谈现代文明病“慢性疲劳症候群”

林忆珊  马偕纪念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

标签:

【大纪元2月3日讯】新年假期终于盼到了!亲友团聚、欢庆过年之余,忙碌了一整年,别忘了趁此稍事休息,在新的一年神清气爽,远离现代文明病“慢性疲劳症候群”,挥洒独特的彩色人生!
“医生,我常常觉得很疲倦,睡再多隔天起来还是觉得很累,我是不是肝有问题?”在门诊中很常碰到这样的就诊问题。现代人工作及生活压力大,身心负担沉重,久而久之,各种不适陆续出现,“疲劳”更是这些不适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的“疲劳”对身体不但是一个负担,更可能因长时间的不适造成心理上的问题。许多研究即指出,有长期“疲劳”症状的人比一般民众更容易罹患忧郁症,所以找出引起“疲劳”的原因并对症治疗是很重要的。

但“疲劳”是不是等于“肝不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其实并不少见的现代文明病——“慢性疲劳症候群”。
何谓“慢性疲劳症候群”?

“疲劳”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是一个人自觉没有像正常时一样足够的能量去应付平时的活动,严重时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疲劳症状持续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症状常会有许多千变万化的表现,而许多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皆可能产生相同症状,所以其诊断需靠医师排除其他可能之身体或心理疾病后,才能下此诊断。
哪些人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长期处在某种精神压力下。

‧不良的生活型态,如饮食不均衡,运动太少或太多。

‧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肺病等。

‧血液肿瘤疾病。

‧自体免疫疾病、病毒性感染、慢性疲劳症候群。

‧焦虑、忧郁症等精神疾病。

‧药物及酒精滥用或不良反应。

‧睡眠异常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因

目前认为引起慢性疲劳症候群之真正病因应该有多重诱发因子,但仍无法完全确定,可能有下列病因:

感染:慢性疲劳症候群并非某一种特定的病毒所引起,但确实与一些因病毒感染所引发体内的免疫反应有关,所以感染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免疫问题(Immunologic):当我们使用某些细胞浆物来治疗一些疾病时,可能会产生与慢性疲劳症候群相似的症状,如嗜睡、肌肉痛等,所以认为慢性疲劳症候群可能也与免疫失调有关。

神经系统问题:在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患者可见到一些与中枢神经系统失调有关的症状,如注意力与短期记忆缺损;在神经影像研究中也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与神经系统问题有关。

精神疾病:因慢性疲劳症候群缺乏明显器质性原因,也常常被误诊为一些精神疾病或当做是忧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且研究发现有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患者比一般健康的民众更易得到忧郁症,另外忧郁症的一些表现更与慢性疲劳症候群相似,例如心情低落、缺乏动力等,基于上述情形,我们认为慢性疲劳症候群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

肌肉系统问题: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患者常有肌肉痛或关节痛的症状,但并没有肌肉骨骼疾病的征象;另外研究发现患者在从事大量身体活动后,比一般健康民众易造成认知表现的障碍,所以慢性疲劳症候群也可能与肌肉系统问题有关。

过敏: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患者有较高的过敏发生率,且更易被诱发异位性疾病,例如鼻炎。其原理与先前所提到病毒感染引发体内免疫反应的机转类似。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因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并非着重在治愈疾病本身,而应以减缓症状为主,再加上其他的方式合并治疗,此外药物之效果也因人而异。

认知行为治疗:由专业医师来协助病人,找出其对症状或疾病本身一些错误的认知,以及在生活型态上一些不健康的调适技巧,加以训练导正,避免病人对疾病的治疗过程有不合理的期待而造成治疗上的挫折,更让病人学习对疾病正确的认知及适当的调适行为,以期在治疗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也较可以达到长期的治疗成效。

规律的睡眠:重点在增进睡眠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加长睡眠的时间,所以必须养成规律的睡眠与苏醒周期。

‧避免夜晚过多睡眠,并非睡越多就越有体力。

‧晚间不要为了多睡而太早上床。

‧晚间或睡前避免吃一些会造成精神较兴奋的刺激食物,如咖啡、浓茶或香烟。

‧早晨尽可能在固定时间醒来。

‧早晨尽可能在固定时间起床。

‧尽量减少白天小睡或午睡的时间(小于三十分钟)。

‧白天时间在工作或就学状况许可下,尽可能多从事体能活动或需动脑的活动。

适当的运动:

‧因病人可能无法承受以往的活动量,所以开始建议量应较过去为低,以运动后不会太累为原则。

‧每周三天,每天五至十分钟开始,视个人进度,每隔二至四周每次增加五分钟,渐进式地达到每周三天以上,每次至少三十分钟的基本运动量。

‧对极度倦怠无力者,先从简单的伸展运动及关节活动开始,等适应后再酌量增加有氧运动。

‧在不过度活动的前提下保持并逐步增强体能及耐力运动。

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可成,相反的,必须有要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一般来说治疗必须持续约二至三个月后,病人才会开始觉得有明显改善,整个疗程短则数周,长则需要一、两年以上,有的人甚至会在病情好转时突然又恶化,如此反复进行,造成对本身病情、医师治疗方式的失望,也因此影响医病关系及自身心情而使得治疗更形困难复杂。

所以切记一定要有耐心,并与医师配合,共同找出最适合本身的治疗方式,以期在最适当的疗程下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因篇幅所限,本文有删节,原文请见www.mmh.org.tw/publi/publi1.asp)──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是否续拍纪晓岚 张国立王刚铁三角意见相左
饮茶的好处
饮茶的好处 人气 21
《铁齿铜牙纪晓岚3》明晚上演 铁三角玩变脸
老牌歌手玛莉安菲斯佛身体不适取消巡回演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