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现”了兵马俑 再现风波

人气 29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齐威威综合报导)1974年3月,是秦始皇陵墓兵马俑出土的日子,至今逾三十载,民众至秦始皇陵墓的旅游日记上总免不了提到发现人杨先生签名一事。当初由九位农民所共同发现的兵马俑与真正识货而予以开发价值的赵康民为了发现权各有其词。

据中国媒体报导,前年12月,当初一起挖掘发现兵马俑的九名农民之一杨新满(陕西临潼县西杨村人,67岁,当年挖井时为政治队长)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呈递《关于“秦兵马 俑发现人”资格认定的申请报告》,希望该馆为这九位农民确认“发现权”资格。

根据报导,杨新满希望中国省级文物部门颁发他们一人一只“兵马俑发现人”证书,贴上照片;在一号坑当年打井的地方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

“发现”能如此简单? 赵康民以“滑稽”形容

当地文物部门与陕西文物部门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杨新满表示,当年共同挖掘的九名农民现在剩下四名,其他农民生前向杨新满表示,希望能有个身份确认,不想让人说闲话:“发现者”是他们为了钱才自己封的,就连兵马俑介绍上都没有提及他们的名字。

杨新满说,他们不是现在才索求发现权,早在1985年,他们就希望兵马俑相关介绍上面不是以“农民”两字简单带过,而应该把九名农民的名字写出来。


对此番说法,前临潼文化馆馆长赵康民表示不认同,他认为“挖到”跟“识货”是有绝大差别。

当年农民挖出兵马俑与碎陶片,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有的当成瓦瓦爷供奉,有的将碎片拿去变卖;后来农民拿到文物局去,当时馆长赵康民大吃一惊,才召集了相关人员筛土、整理破碎陶片;二千年前的秦始皇陵墓才慢慢一点一滴面世。赵康民认为农民对于发现权的争讨是一种滑稽。

靠祖先发财

不管发现权该归于谁,或是农民究竟能不能在文物历史上沾上边?其他的农民似乎不那么在乎。随着兵马俑的热潮袭来,西杨村从一个没没无名的贫瘠农村变成了家家大户。

当年一个附近的商店经理想出一个噱头:请当年挖井的农民杨志发到店里,帮外地观光客签名,游客买了纪念书之后,可请这位农民盖一个“世界第八奇迹发现人”的印章;游客欢欢喜喜捧回去,农民与店家则开心数着钞票。之后,兵马俑附近的“发现者”就多了起来。

为签名 文盲苦练书法

1991年,法国总理希哈克来到兵马俑处参观时,一时兴起,要求见见当初挖井的老农民,中共方面后来让当初送陶片到文化局的杨志发代表,据说,当初杨志发什么都答应,就是签名不答应。

原因是杨志发不识字,勉强不来,中共干部便对法国相关人员说,中国皇帝盖玉玺,“盖章”可是中国流传久远的文化,凡是文人雅客也都盛行盖章,由此蒙过了外国人。

后来,五千年文化给了中共干部不小的压力,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人民怎能不识字呢?于是,领导又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请陕西两位有名的书法家设计杨志发的名字,经过八个月的苦练,杨志发终于可以写得一手看似洋洋洒洒的中国书法。

1998年1月,美国总统柯林顿来到此处,见到杨志发潇洒挥毫落款,满心崇拜,称赞不已,高高兴兴的走了,完全不知背后的故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敦煌菩萨画
敦煌菩萨画 人气 74
中国打捞千年南海沉船 文物价值不亚兵马俑
《兵马俑》受到西方传媒激烈批评
中国兵马俑被注册为抽水马桶商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