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拼命从美国挖人

弗伦奇 着 杨莉藜 编译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日讯】[作者简介] 霍华德﹒弗伦奇(Howard W. French)《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社长。撰写有不少颇具影响的中国报道。

中国试图在十年内把顶尖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校。为此,政府不惜花费数十亿美元吸引国外的知名学者,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中国把建设一流大学看作国家强盛的象征。在复旦大学的百年庆典上,吴邦国说:“建设一流大学越来越成为国家整体实力的标志。”

物质利益 + 爱国鼓动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很简单:从海外华人和华裔中招募一流科学家,配备一流的实验室,招徕一流的学生,再给予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大多数来到中国的科学家拿到了与在美国的收入相当的薪水,也有的人是看中了中国低廉的衣食住行条件和良好的实验设备。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是美国的顶级电脑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去年,清华大学跟姚接触,希望他到清华领导一个电脑研究课题组。姚二话没说就离开了美国的顶级大学,来到了出了中国就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清华大学。谈到自己的选择,58岁的姚说:“要说爱国主义起了作用,确实有点儿。即使条件相当,我也很难想象会选择别的地方而不选择中国。”姚生于上海,长在台湾,而学术事业则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

许田(Tian Xu)是耶鲁大学培养的科学家,现在仍然在耶鲁任教。但他同时在复旦大学领导一个实验室,对转基因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8月12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刊载了他在复旦大学的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这本声名卓著的科学期刊还是第一次把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列为封面报道。

北京大学吸引了麻省理工大学的顶级数学家田刚(Tian Gang),为他在北大建立了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据北京大学官方统计,该校40%的教工都曾经在海外,主要是美国,接受过培训。

没有学术自由,前景并不乐观

1998年,江泽民政府决定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从那时起,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增长到两倍多,到2003年达到104亿。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急速提高了高校在校生的数量。1978年,大学生数量占人口的1.4%,现在则占到20%左右。全国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总人数10年内增长了5倍。仅仅在工程学方面,中国每年毕业442,000名本科生,48,000名硕士研究生,8,000名博士生。

但是,除了北京大学和其他不多几个高校外,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实在屈指可数。缺乏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落后的关键。连中国人自己也转弯抹角地承认,政府对学术争论的种种限制阻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说:“目前来看,我认为中国没有哪个高校能在自由言论方面和西方国家的名校——比如,哈佛、牛津——相比的。我们在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但是要做得好需要时间。不止是十年八年,也许得一到两代人。”

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说:“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特色,汇合起来就像一支交响曲。可是中国的大学都想成为综合大学。都要建医学院,搞很多的研究生。都想当钢琴,那曲子就没法再演奏了。”杨现在在宁波的一家实验性大学当领导,他也批评了中国的研究人员没有自由可言。他警告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研究气氛,海外的大家即使被吸引过来,也呆不了太久。

“在普林斯顿大学,一个科学家可以花九年的时间一篇论文不发表。然后突然解决了一个360年都没有解决的难题。没有人会在意你这九年干了什么,人们看重的是你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在中国,没有这种精神。”

复旦大学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说,中国文化常常希望快出成果,(编者按:中共五十年的统治造成了中共的文化,讲急功近利,但这不是中国的文化。)这往往会破坏研究的质量。“中国的专案总是短期的,比如3年。让你写出一本书,一本大书。在真正的研究中,你得给人家自由让人家取得好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你希望得到的研究成果。”

葛剑雄还补充说:中国的教育颇多磨难,原因就是教育“总被人看作一种政治工具”。

中国政府一向严控高校,对电子公告板和网路讨论组进行审查,最近香港的官员访问中山大学,政府禁止学生和他们自由交流。

中国不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和现成的教条。中国迄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恐怕是原因之一。中国一些最优秀的学者指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大胆而又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

“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最大的成绩是使两亿多人脱贫。”许博士说,“不过,中国尚未意识到的是,如果中国想继续发展,仅仅着重数量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革命性的精神,使我们能冲破教育为做官的文化。我们必须学会激励真正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的思想,奖掖真正的学术研究。”

── 原载《纽约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遭遇最强“寒流”
中国高校研究生成导师小工
中国农民要工作十三年才供养得起一名大学生
台大学生声援中国BBS言论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