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菁菁东京二十四日专电)日本兵库县知事井户敏三力促成立“国际防灾重建协助中心”,以作为协助地震受灾国重建的窗口。井户也提醒人们要记取教训,随时想像灾害情景,做好防灾准备,才能将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减到最低。
井户敏三今天在外国人记者俱乐部召开记者会,说明兵库县发生阪神大地震后,十年来重建的成果,希望将此惨痛教训及灾区重建的宝贵经验传承给后世。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上午五时四十六分,日本兵库县阪神.淡路地区发生芮氏规模七点二的大地震,造成六千四百三十三人死亡,三十一万人受害,道路寸断,房屋烧毁、倒塌,受灾金额达十兆日圆。
这场突如其来的震灾,至今仍是日本人心中的痛,兵库县为了让这个痛变得有意义,这十年来投入近十七兆日圆来重建灾区,致力推广防灾宣导,并积极参与国际救灾工作。
井户表示,阪神大地震有三个重大的意义,一是衍生“灾害文化”,提醒人们平常就要想像灾害发生的情景,思考如何减少灾害;二是如何克服高龄社会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义工和紧急联络网;三是建立二十一世纪成熟互助社会。井户指出,震灾获救的三万人中,有八成以上是被邻居救出,敦亲睦邻更显重要。
关于减灾的努力,兵库县目前致力于建筑物的耐震化及防灾训练,希望日本人能牢记,东海、南海地震可能在三十年内随时会发生,做好万全的防灾工作才能将灾害减到最低。
兵库县为了验证东南海地震的实际威力,从今年一月起,已着手建设“E-DEFENSE”灾害破坏实验设施,即在模拟真实地震波的机器平台上,盖十层楼高的建筑物,以记录地震所造成的真实破坏数据。
井户最后还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他提及兵库县曾于台湾、土耳其、印度等地受灾时,提供救灾捐款,当时也体会到,要找到国际共同防灾伙伴的重要性,因此兵库县早在联合国防灾会议上,力促成立“国际防灾重建协助中心”,以作为协助受灾国救难和重建的窗口。9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