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
清朝曾有一个印石收藏家很自负地说,他的人生有三多:“钱多、妾多、石头多。”石头指“田黄数十颗、水坑三颗”。“水坑”是极珍贵难寻的石材,而在印石艺术收藏协会的会友珍藏展里,一个“水坑”的展示专柜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印石收藏家卢钟雄表示,水坑与田黄都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种类,水坑石尤其稀少,水坑石的质地晶莹,纯洁的质感往往令收藏家爱不释手,此次展出作品中,有一件砖块大小的水坑石,其体积及完整度加上雕刻名家潘惊石的刀工,成为水坑石的一绝。
在国际拍卖市场享有盛名的藏家,也是现任印石收藏协会理事长潘文华,提供大批珍贵田黄石参与展出,也使此次会友展堪称历来质料最好的一次。
这次会友展由常务理事蔡辰洋及李壮源负责印材及印面鉴定,除卢钟雄与潘文华的珍藏之外,马志玲的印石收藏也在展出之列。
另外,台大农学院院长杨平世的个人收藏虽不以石头为主,但青铜、瓷器等特殊材质的骨董印章别具特色;近几年投入天珠事业的方季惟,展出部分天珠雕刻的印石,也极具特色。
这次展出的印石珍藏品共约两百多方,石材种类包括田黄、荔枝、杜陵、芙蓉等名贵石种;印石雕刻名家有尚均、郭功森、林亨云、郭石卿、周宝庭、廖德良等;印面名家则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土陵、赵次闲及杨龙石等。
展出地点在文化总会一楼,展期至9月30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