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帕斯里察新德里报导) 印度在雅典奥运会上只摘下了区区一枚银牌,于是,印度人再度提起了以前不知自问过多少遍的苦恼问题:为什么一个拥有10亿多人口的大国,在体育比赛上却总是乏善可陈呢? 一家主要报纸形容印度在雅典上演的是“希腊悲剧”,还有一家报纸称,那是“摔跟头表演”,而另一家报纸则是这样描述印度人在奥运会期间的情感历程的:“否认、愤怒、痛苦,最后只好认命。”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印度只得到了一块奖牌。这一次,印度派出75人的运动队远征雅典,最初,还有人乐观地认为,印度或许能够带回更好的战绩。但是,印度的曲棍球队、网球选手、田径运动员和女子举重选手,在雅典全军覆没。只有一名陆军军官为印度争回了点颜面,他在射击项目中为印度赢得了本国奥运史上的第一面银牌。
印度在本届奥运会排名榜上名列第65。对很多印度人来说,这样的地位实在让他们感到悲哀。咨询专家乌梅什﹒苏德哀叹说:“真是让人丧气,让人难堪,但是我不能说这完全出人意料。”
*奥运史上只拿到四枚个人奖牌*
在奥运史上,世界人口大国印度只得到过可怜的四枚个人项目奖牌。唯一的金牌是曲棍球队摘下的,可那是好几十年前的光荣历史了。如今,印度的曲棍球早已盛世不在。在雅典奥运会上,印度队在12支参赛队伍中名列第七。
印度以培养出某些世界最棒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而自豪,但是,印度在体育运动上的萎靡不振,开始让人痛心疾首。
体育专栏作家斯里﹒瓦特萨说,体育运动在印度是被人荒废的田地。他说:“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国家当务之急的名单上,体育运动的排名不是‘不很高’,而是‘很不高’。”
印度体育为什么如此糟糕?人们一直在无休无止地辩论。有些人说,政府对体育的管理不当;有些人说,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没有那么多钱来修建体育设施;还有人则说,赞助厂商只对板球情有独钟,对其它任何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
*印度人不重视体育运动*
但是,这些说法很快就站不住脚了。比印度穷的国家还有,比如肯尼亚,可是肯尼亚却在跑步等项目上取得了显赫的战绩。因此,人们不由要问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印度人对除了板球之外的体育运动全都不感兴趣?
学校老师说,这可能是真的。中学只是口头上表示重视体育,但是实际上,他们宁可修建电脑实验室,而不是运动场地。大家一门心思关注的是学业和分数。学习好,分数高,就能进名牌大学。
家长们对此也没有怨言。在城镇地区,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能成为技术官僚、工程师和医生,而不是职业运动员。
社会学教授马拉﹒卡普尔说,学校和家长都不鼓励孩子去当运动员:“对体育活动一点都不重视。即使是在家里,你也会发现,很多人家都不能正确地重视游戏和运动。”
体育专栏作家瓦特萨说,当体育界官员到农村地区去挖掘少年人才时,往往碰壁而回。他说:“孩子的家长会赶来冲着官员大喊:‘你以为我们生了孩子就是为了练体育的?谁给我们干农活?”
*并非永无出头之日*
那么,印度的体育前景是否真的就是一片黑暗,永无出头之日了?乐观人士说,这倒也不尽然。他们指出,印度在1952年得到了第一枚个人项目奖牌,后来又等了44年,才在1996年拿到第二枚个人奖牌。从那以后,印度每届奥运会都有一枚奖牌的进账。乐观人士说,这显示印度或许已经开始觉醒,认识到奥运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比赛,还在于胜利。而且,当印度看到其它亚洲国家的杰出表现时,很多人开始觉得,本国的运动员也应该挂着金牌凯旋而归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