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事件”的海内外反响

标签:

【大纪元8月6日讯】(华夏电子报秋林编写)7月21日,正在美国观光的中国公民赵燕,因被误认为与一名藏匿毒品的人有关,遭到美国边防人员的殴打,眼睛及面部被打肿。事件发生后,中美两国政府都迅速做出了各自的反应。

中国方面,外交部长李肇星打电话给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要求美方对这一事件彻底调查,并严惩肇事者。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了访谈节目,称这一事件为“严重的暴力侵害”、“侵犯人权”、“滥用权力”、“酷刑”,等等。

美国方面,国务院与国土安全部均对事件的发生表达遗憾。美国司法机关则采取行动,拘捕了行凶打人的边防人员,以“侵犯他人权利”罪起诉该肇事者,并宣布,案件将于9月20日在纽约开庭审理。美国政府同时表示,将支付赵燕留美期间的医疗费、生活费及收入损失,总数上限为3万美元(合计人民币约25万元)。

民间方面,海内外华人对事件议论纷纷,从不同角度予以评说。对赵燕被殴打这一情节,各方都表示愤慨,同情受害者,谴责肇事者。然而,对事件的性质,则有不同解读。国内部分民众因长期受当局反美宣传的影响,立即将事件上升到国家尊严的高度,掀起新一波反美浪潮,只不过,这一波浪潮仅仅是情绪性的。

另一些民众则意识到,这是一起个别事件,用不着上纲上线。有人甚至说:赵燕太幸运,事情发生在美国,不仅可以讨回公道,而且还可能获得巨额赔偿;要是发生在中国,只能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白受了。不少海外华人更认为,这完全是一起孤立事件,与政治扯不上关系。而且,尽管美国执法队伍中,夹杂有极少数具有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的害群之马,但不足以损害美国在制度和道德总体上的优良表现。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著名中美问题专家林蔚博士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在美国,任何人受到不公待遇,都有很多渠道伸冤,比如请律师,到法庭打官司。那些滥用职权的人,一旦被判定有罪,肯定会受到惩罚。他举了一个发生在纽约黑人区的著名案例:几年前,一名来自海地的黑人,连英文都不太会说会写,在美国更是毫无关系,因遭警察殴打和侮辱,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司法部门在查清真相后,替这个既没钱、又没关系的海地黑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硬是将涉案的所有警察都关入监狱。

至于赵燕被殴事件,林蔚博士说:美国的态度绝不是傲慢地说“这是我们美国的问题,少管我们的事”,而是诚恳地道歉、改进、并立即立案办案。(这与那些从不道歉的政府和国家,形成鲜明对照。)而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被警察无故殴打的事情,可以说比比皆是,司空见惯。的确,诸如上访群众及其他弱势群体,被警察随意殴打、抓捕、关押,又有哪一个机关出来为他们伸张正义?更不用说表达“歉意”。那两位上央视为赵燕鸣不平、振振有词地抨击美国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相信绝不敢在央视上说中国警察和政府的半句不是。

在国内,有人试图查证赵燕的个人情况,却意外地发现,赵燕往美国旅行时,所填报的工作单位与地址,尽都查无所据,或者说,都是假的。南方一家周报为此刊登了一篇长达一万三千字的长文,透露:除了查不出赵燕是哪家单位的,却查出,赵燕一行七人,走后门获天津科委批准出国,名为公务考察(“考察美国SCA公司并讨论合作事宜”),实为公费出国旅游,每人耗资4万9千元,共耗资34万。令人讶异的是,14天行程中,前13天都是观光游览,只在最后一天,临上飞机前,才安排1至3小时的“公务”。文章最后问道:是美国令我们愤怒,还是赵燕让我们愤怒?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公民赵燕被殴事件近况
出境登记不准确 中国记者查寻赵燕难
杨莉藜:赵燕,您悠着点儿!
【专栏】张林:评赵燕事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