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开奖 - App Store

还我河山

天下第一闲人
font print 人气: 350
【字号】    
   标签: tags:

精忠报国

一提这四个字,便会毫不犹豫地联想起岳飞。论精忠,自古以来,又有谁能与其争辉?岳飞的武功成就可算无人能及,在南宋弱军残兵的时势之下,他竟能组织一支所向无敌的岳家军。这军队不但能与金兵抗衡,而更大有收复北宋所失的全部省县之势,直卷整片神州大地。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切切实实地刻在岳飞之背上,这是用心良苦的岳母要自己儿子永记的四个字。岳飞真是不负所望,在烽烟危难中不单卫国卫民,而更力争上游向金国进行大规模反攻。

一片丹心的岳飞就在这外忧纷纷之际带着无限壮志走上了沙场,一心以身报国。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之所以令金军闻风丧胆其实除了它兵法本身之外,主要原因是它拥有群众的支援。由于它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士兵宁可忍饥亦不扰民,所以留下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之美名。


 

当一支军队拥有优秀的将领,好勇善战的士兵和得到人民的支援时,便有如泰山一般风雨不摧,无法动摇。在岳飞率领下,宋兵大显神通,无懈可击。金兵统帅亦只好认命,长叹一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最令后人难以想象的是宋朝竟然出了一支令金国害怕慑倒的军团。所以岳飞真的为整个宋皇朝争了无尽光彩。

岳家再战金兀术

孝宗即位,表彰岳飞忠义,封岳雷(岳飞次子)为元帅(扫北大元帅)。击退金兵,兀术战死。
岳庙修得金碧煇煌,在岳飞坟前跪着铸出来的秦桧、王氏、万俟、张俊四个奸人的形象。有人在坟上题了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大殿正中,赫然四个大字:“精忠报国”闪闪发亮。

战况演进

*北宋

政和五年(公元1115) -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号金。
宣和四年(公元1122) -岳飞被录取后第一次战功,是生擒相州盗贼陶俊、贾进和。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 – 降服盗贼吉倩有功,授官承信郎。又败金兵于滑州。

*南宋

健炎二年(公元1128) -岳飞在泛水关大败金兵。高宗走扬州。
健炎三年(公元1129) -岳飞打败游寇张用、李成。又在广德打败金兵。
健炎四年(公元1130) -岳飞败金兵,光复健康,因功升官。金人放秦桧返国;秦桧创二策主张。
绍兴三年(公元1133) -岳飞首派面圣。
绍兴四年(公元1134) -岳飞光复襄阳六郡,移驻鄂州。
绍兴五年(公元1135) -岳飞剿平洞庭湖之乱,因功升开国公。
绍兴六年(公元1136) -岳飞大破齐兵。(金建伪齐)
绍兴八年(公元1138) -岳飞再度面圣,君臣相谈甚洽。
绍兴十年(公元1140) -岳飞光复各地,在郾城破兀术拐子马。在朱仙镇又大败金兵(金龙蛟尾阵),正准备渡河北上,却连接十二道金字牌,奉诏班师回朝。由锦衣卫押返京师。

岳飞遇害

*风波亭

岳飞奉命在风波亭接旨,知道那是个斩人的地方。岳云、张宪喊道:“我们血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反要害我们,为何不打出去?”岳飞喝道:“胡说!自古忠臣不怕死。大丈夫视死如归,何足惧哉?”

风波亭上,雨声凄凄,风声鸣鸣,到处一片漆黑。只有一盏昏暗的灯笼,如同魔鬼的眼睛一般。岳飞等人就在这里遇害。

*秦桧下场

秦桧恶梦频发,失魂落魄,忽然暴毙。他把自己舌头嚼得脓烂,流血不止而死。王氏亦死于非命,舌头拖出二三寸长。不久,高宗驾崩。

岳飞诗词

*七龄幼童
岳飞偶题

投笔从来羡虎头,须教谈笑觅封侯。
胸中浩气凌霄汉,腰下青萍射斗牛。
英雄自合调羹鼎,云龙风虎自相投。
功名未遂男儿志,一在时人笑裘敝。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牛头山大破金兵 后题

雄气堂堂困牛头,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候。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望天阁栏杆处写下满江红
凝望着犹如一条玉带的长江,金陵城阙,隐约可见。

(香港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影集团举行了大型推介会。据中华网6月15日报道﹐记者也获悉了重点影片的进展情况,在这些影片中,有王家卫监制的《周璇》,也有唐季礼执导的《岳飞》,更包括投资高达1个亿的悲剧史诗《赵氏孤儿》。
  • 民族英雄岳飞的塑像都是高大威猛,但大陆历史学家表示,岳飞其实不高,眉毛也不浓,因此塑像应该重建。
  • 统帅五字诀并非岳飞独创,自孙武子以来,历代的军事家对统帅的要求都把“智”放在首位,而分清敌友是三军统帅最起码的要求。
  • 当年梁山泊﹑官逼民反自有“不得不反”的天理。如果用武还不是时候或者不合百姓口味﹐秦桧夫妇害死了忠良岳飞父子﹐百姓喜欢把两条面团放一起“油炸桧”﹐也有可以气死秦贼的公理。文革后期﹐百姓中也曾有普遍的“江妖精”传言﹐当时人们传后真是高兴痛快﹑心爽无比﹐“四人帮”的倒台﹐可谓民心所向也。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