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郑贻春:奥运启示录——实力取胜

郑贻春

标签:

【大纪元8月23日讯】俗话说:一分耕坛,一分收获;一分汗水,一分成绩。通过观看二零零四年希腊雅典奥运会,我们完全可以了解这个人世间最基本的道理。比如,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一、二、三等奖,而每一个获奖者,无论冠军、亚军,还是季军,都必须依凭自己的实力取得名次,赢得胜利。金牌闪闪发光,亮丽得很,确实很荣耀。但是,金牌的背后是什么?又有多少人看得见?又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人们只是看到冠军拿到金牌之后的灿烂笑容和挥手示意的勃发英姿,但又有谁能够猜测得出金牌背后几多艰难曲折的故事?隐藏于金牌背后的,恐怕就不只是快乐与欢呼了,而一定是非常辛苦的滔滔汗水,一定是屡败屡战、决不言败的顽强拼搏,一定是不获胜利、决不收兵的钢铁信念。可以认为,每一个奥运冠军都毫无例外地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取得第一名的。当然,在具有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某种客观因素和临场发挥,因椽际会地一举拿下金牌,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要不然,体育盛会又怎么能够爆出来一个又一个令人始料不及且吃惊不已的冷门或大冷门呢?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机会只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事实的确如此。除了机缘等稍纵即逝的因素之外,要取得奥运会的名次,尤其要争得冠军,没有实力,没有雄厚的实力,那可是万万不行的!此之谓,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几乎所有体育盛会所提供的竞技平台。在每一个体育项目中,在每一个竞技场合,由于运动员的体能之差别、耐力之大小,以及智商的差异等因素,因而一定会有不同实力的必然展现。诚哉斯言,任何体育比赛都是实力的竞技,而奥运会则是具有世界级水平的人类体能实力的充分展现。中国队也好,美国队也罢,抑或是其他国家的代表队,此次在奥运会上的抢金夺银,依靠的理所当然地是实力,是雄厚的实力,而不是依靠出身,不是依靠地位,不是依靠国籍,不是依靠信仰,不是依靠种族,不是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中国特色,更不是像中共的官场上所风行的那样,依靠圈里人桌子底下的叽叽嚓嚓等阴谋诡计来搞定。在奥运会这里,实力是决定一切的,能力是决定一切的,水平是决定一切的。不技压群芳,又如何能够抢金夺银?须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什么叫做实力?这就是实力。

如果把奥运会实力取胜的原则运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那就可能形成这么一种前所未有的良好状态,即,每一个希望成为权力拥有者的官员必得依靠自己优良的政治方案参与为不同地区的民众乃至为全国的民众所认可、所欢迎的选举,并据此而登上执政的舞台。每一个候选人必须通过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才干,来争得他所竞选的不同层级的国家公职,乃至最高层级的国家公职,即主席或总统。未来的中国政治人物必须通过其施政方案的实力来展现其领袖群伦的风采。非此则不足以成为未来国家的领导人。政府一切层级的主要职位都必须经过竞选。竞选为合法执政之唯一途径;不竞选,就不合法。竞选者,就像奥运会上的运动员赢得奖牌一样,也必须展现自己的施政纲领并据此而掌握相应的权力。竞选者的实力,就是其执政理念、能力与水平,等等。没有或匮乏实力、没有或匮乏水平、没有或匮乏才能,没有好的或比较好的施政方案,那就不应该、更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的领导人。像现在这样的依靠对上级领导的效忠而取得政治权力的独裁现象(如江泽民现象即是如此),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的了。因为,这种搞了几千年的公权力私予相授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说到底是毫无实力可言的,是不讲什么实力不实力的、是不讲什么能力不能力的!只要惯于看风使舵、察言观色、善猜上意,那就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的好领导、那就可以成为中共中央的总书记,以及垂帘听政的军委主席!此种状态,何其荒谬之至也?!

是故,奥运精神之一的实力取胜,乃为中共官场所严重稀缺,因而似有绝对必要借镜于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二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郑贻春:没有自由的中国新闻报导
郑贻春:中国大陆应该实现四大自由
杨银波:专访大陆政论作家郑贻春
【专栏】郑贻春:取缔政保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