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三○年代时,在艺专担任教授的杨守玉研发出一种通于画理的“乱针绣”,带领织绣工艺走向纯艺术创作之路。转眼间,杨守玉的嫡传弟子陈嗣雪都已八十岁,成为当今台湾“乱针绣”第一把交椅,第一本传授“乱针绣”技法的专辑也由其编述问世。
乱针绣提倡“善绣者必善画图”,学习者多半以绘画为根柢,把绘画与刺绣的美感合而为一,用布帛代替纸、绣花针代替笔、彩色丝线代替颜料,刺绣线条成为画出来的笔触,在乱中有序的线条里织就成完整的画面。陈嗣雪的乱针绣特色在于大胆采用间色线法,运用色彩学类似色与补色原理,增加绣面色阶的层次和丰富色感。技法上,陈嗣雪也自创了绕丝、铺棉等创新风格,使作品更具立体感、色彩强烈、线条优美。
在手工艺逐渐势微的今天,陈嗣雪一直担心耗时费工的乱针绣会后继无人,于是,编写出第一本关于乱针绣技法的专书,《飞针‧走线--陈嗣雪的乱针绣》,由雄狮美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