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预测软件 - 体育

我曾来人间的神国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9日讯】

魂萦美索不达米亚的旧梦

偶然也是必然。不只邂逅,更是归乡。如同人间的神国,在美的惊叹中宁静我的灵魂。如同亲自沐浴在两河流域的永恒之光。在公元两千零一年的台北,我来到历史博物馆,重温了六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旧梦。感觉到和身边的观众似乎一起生活在几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仿佛前世今生的缘分,牵引我们短暂相聚在人间神国的遗容。心情是虔敬的,面容是肃穆的,思想是如星般闪烁的照耀,意念空明。只是,唯物的都市中我们辨识不出彼此。不变的是眼前依然的景物,诉说这个人类古文明的辉煌。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发现虔敬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砖块壁板:行走的狮子》。鲜艳的色彩、威猛的雄狮形象,一股强悍的生命力迎面而来。这行走的狮子并不是唯一的动物造像,有些并不是人间的物种,而是造型奇特的异兽。我不禁好奇:古代各民族都留下一些珍禽异兽的造像。中国的龙凤麒麟、埃及的人面狮身像、希腊有人兽合一的许多形像,如人鱼就是一例。在两河流域文明中,也有一些象征神的动物成为被崇拜对象。这些动物的造像都有一种威严的气势及文化上特定的意涵,我们很难将他们和凡间的动物划上等号。像现代的米老鼠、唐老鸭、加菲猫就文化上的意涵只是商品,远逊于古代文明中的龙、凤、麒麟、狮等亦人亦神的文明造像。我惊讶于古人的心灵世界。

往里面更深入地走进去,我们似乎到了神的国度。不是我们现代熟悉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也没有什么繁琐的仪式。但是当时人对神的虔敬感染我,只是一个真信仰的心,即使是不会说话的石像,也感动着几千年后的我。那种对神的信仰明显地表现在每一个人物的造像上,它们几乎都是双手交握置于胸前,自然站立,面带祥和之意。我站在《古迪阿王祈祷像》前凝视许久,在他身上发现一种现代人不会有的诚敬之心。古迪阿王(B.C2125-2110)带起苏美的复兴、建造五十屋、大兴神殿。可是这样一位王谦卑地面对神,并留下这么一座石像,我不禁为自己的狂妄自大感到脸红。

我也和大家一样好奇于《卍字与箭雨形十字装饰的深碗》。这个卍字符不是佛教的东西吗?怎么会出现在六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呢?到底那时的人信仰的是什么?和佛教有没有关系?古迪阿王信仰的是谁?又为何这个卍字符没有继续留传下来?希特勒又是怎样盗用这个符号?这些谜般的问题会有答案吗?关于古文明我们知道的真的太少!我的心中疑问多如天上的星晨!

举世闻名的法典

来到《汉摩拉比法典》前,虽然是复制品,也有一股威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这样一部法典,也有着浓郁的宗教意涵。和今天人所制定法律全然不是一个概念了。高两百二十五公分黑色玄武岩的最上方,刻着代表司法保证的太阳神夏玛希,将象征国王权威与无上至尊的环与杖伸向汉摩拉比,那就是这部法典的依据,因此法典的序言及结语都说明权力来自神。这和中国的君主解释自己为天之子有着相同的逻辑。

我突发奇想:既然法来自神,那自然不能凭着人的喜好更改。所以,要刻在石碑上,要是石碑不碎了,法的内容就会保留下来。我感觉这种对于神所定的律法的重视,才是真正的法治精神。现代人透过议会制定法律、增改法的内容,然后印成书,其实是降低了法律的神圣庄严,法的地位已经不如人人从心里相信神的时代。

走出了国立历史博物馆,我又回到了一个现实的国度。差别在哪呢?我只是短暂地浏览了一圈,就有一种宗教似地体验。现在到一些宗教场所去都不会有那么贴近神的感觉。我猜想:他们是因为真正地信仰而祥和宁静。而现代人似乎是为了某种目的,包括为了祥和宁静才去信仰。我不只是欣赏古文明,甚至还上了一课《人生哲学》。知性的、艺术的、灵性的一次丰收,我无比地充实美好。愿你也能一起来重温一场文明之梦。

(文章来源:寻古奇侠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谈起历史上的贤后,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却鲜有人提及。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们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卞后的贤德和远见足以比肩历代[ascii]着[/ascii]名的贤后。
  •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宋代李廌)”千百年来,苏武节已成为中华传统价值展现的一座丰碑。那么,对于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时的人类社会,又有那些启示呢?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