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15日电)台东县大武乡大竹部落“工作地遗址”,许多石板伫立,一直是传说中的黑矮人遗址,不过根据中研院研究员刘益昌博士研究,应该是距离一千年前最晚期的史前遗址,且文化内涵不同于其他巨石文化。
大武乡大竹部落内排湾族有个传说,过去有许多黑矮人居住在大竹部落内,后来不知何故,竟然在一夕之间全部消失,只留下一片伫立的石板遗址;另一传说是,排湾族的祖先迁入大竹部落后,将所有的小黑人吃光了。
遗址分布在一片椰子林和释迦园内,椰子林内还留有二、三十个宽二十公分、长一公尺左右的石板,规则性的伫立,释迦园内则因经过地主开挖,地表上散满了板岩片和陶瓮碎片,以及零星的石轮和许多穿孔的小石块。
地主徐智监说,过去遗址是一片刺竹林,祖先们视为“不祥之地”,因此一直不敢进入,直到民国二十年左右,当时的头目,也就是他爷爷才率先进入开垦,没想到竹林竟然是一片“石林”,有一、两石板高达七米,后来因为垦植关系,他们将石板细心的堆积在一旁,很可惜,后来都失窃了。
经过开挖后的释迦园,满地都是陶瓮的碎片,可以想像当时的陶瓮文化相当丰富,徐智坚说,地底下埋藏的几乎都是陶瓮,而陶瓮表面雕刻动物的图腾。他也曾经挖到两具宽、高仅有三十公分,长一米的石棺,不过里面都是的东西已经灰化了,于是他又细心的将它回填。
这处遗址引起中研院研究员刘益昌的重视,多次实地勘查,刘益昌前年底再次前往考察后认为,传说中的小黑人遗址应该是在更深山内,此处遗址是一千年左右的史前遗址,也就是即将进入金属时期的最晚期史前时代。
刘益昌认为,大竹遗址虽然也是“巨石文化”,但和过去发现的“巨石文化”完全不同,这里的单石没有双肩,也没有凹槽,只是一块平板。而其他“巨石文化”的单石几乎可以确定是祭祀用途,但是,这里的单石应该是和建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