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上, 为凌云山临江的整片石壁,全靠人力开凿凹进石刻而成的坐佛像,高71米,头高14.7米,耳长6.72米,鼻长5.3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
这尊大佛像,双手抚膝,神情肃穆,目视着莽莽大江。它不仅体型巨大,而且雕刻技术高超,结构匀称,比例适宜,线条流畅。头部身上还巧妙地暗藏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流冲击,减弱风化。在佛窟左面岩壁上,有一条与大佛同时开凿的险峻栈道,因其盘旋九曲,故名“九曲栈道”。 从栈道可下到大佛的脚底处。
凌云山是一个有名的风景区,佛教文化非常浓厚。隋唐时佛教鼎盛,寺庙盛极一时。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开元初年(713年),历时90年方竣工。当时凌云寺名僧海通见三江汇合处,每逢洪水季节便水患不断,遂蒙生修建大佛的念头,想借此以镇水妖。于是他历尽艰辛,四处化缘历时20年积资。佛像开工后,郡使前来敲诈,海通宁可挖掉自己一只眼睛也不给贪官钱财。海通没等到大佛建成即过世。后经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继续将其建成。
现凌云山顶的海师洞,传为海通修习之所,洞内有海通塑像,高2米,盘膝而坐,手捧装有眼珠的托盘,面容刚毅,威不可犯。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像。千百年来,人说这里“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一是说坐佛之大,二是指佛教文化的浓郁。很奇妙的是,在大佛附近的江边还有一尊自然形成的、十分逼真的睡佛,它的头、手、脚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而成,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的胸部位置。
九曲栈道 |
栈道顶端有一长廊式亭阁,这是明代袁子让称作“立亭上则三峨凝黛,水自天来,烟波极目,绿野无际”的近河亭。栈道第一折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人物丰腴端祥,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沿崖迁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
(资料来源:国学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