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6月5日讯】一百五十年前,华人遇上了新金山的淘金热,一时之间,在澳大利亚的四邑同乡会、广东会馆—等处都有了留长辫子的华工踪迹。研究华人在澳洲的历史是一件有趣且任重道远的工作也因此写了一部“黄金证人”的中英文对照的小说,曾在华侨救国总会的征文比赛中得奖,并大力推介Bendigo金龙博物馆在墨尔本移民博物馆的文物、巨龙之展出,后又因韩森事件,有感而发、在报上撰写白澳政策 VS. 白澳恐慌等文章。
一百五十年后的唐人街上,在携来攘往人潮中走动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都是什么心态的人?夹道的店铺、街市、商品等等,又是什么风貌呢?
两年前参加东北区华人社区所主办之墨尔本东北区达宾社区华人移民历史之英文写作班,在蒋天麟议员及翁文华先生的大力奔走、指导下,和其他成员共同拜访移民家庭作田野访问、录影,在几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撰写、出版了家这本书,出版成果得到文化局及侨领、议员、学者的肯定。
今年二月家这本书的彩色增订版出版了,出版发行都有隆重的仪式。很荣幸的,翁文华先生告诉大家,“华人在达宾社区华人移民历史”又得到维多利亚政府的奖项了!真是喜从天降!
在分享喜悦的同时,站在历史的风口上回溯继往,华人在澳洲能有今天的荣景,饮水思源,实在不能抹煞当年老祖宗在污黑的矿坑,流血、流泪、流汗的勤奋付出!当年参与淘金的华工,吃苦耐劳,懂得留守矿区孜孜不倦的掏洗金沙,几乎把整个矿区全翻过来了,致富的例子不胜枚举,却也种下日后白人的打压、丑化、甚至引起好几处杀戳华人的悲剧,像Bendigo、Bright等处都有史迹可查。
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华人从挑担卖菜演化到有能力经营其他行业,像milk bar、超市、洗衣店、加油站、零售与餐饮业更是个中翘楚,经济实力堪与白人分庭抗礼,房地产的占有率更是直线昇展中!
在这一片荣景之中,能移民到澳洲、分享这个富庶、自由、民主的国家的种种好处,我们不能自外于澳洲的主流社会,更不能捧着少数民族的光环,在多元文化的大旗下孤芳自赏、停滞不前!要真正溶入主流社会,享受权力也应尽义务,学好英语与加入社福志工的行列更是责无旁贷!
不分老侨或新侨,不论来自何处,华人都有共同的发肤印记、塑造新华人形象,取得澳洲社会对华人的尊敬、友善与肯定,都要从身边行止、细节作起,与邻居沟通良好,更甚于向达官显贵打躬作偮;出入穿着得体,更甚于穿金戴玉;了解社会制度与禁忌,比诸虽有名车美钻、出手润绰,却在公共场合,喧嚷咶噪、不守规矩更重要!
我们移民到澳洲,将身家、性命、财产托附在这块土地上,更期望子孙后代都能在这人间最后一块净土上生根落叶,我巳无退路可循!深爱这块土地、这个国家,尽一已之力,繁衍文化、团结族群,享受美好的环境、健康清新的食水、蔬果、米面、无污染的空气,公平与正义的法制、社会秩序等等,真是三生有幸的能移民到澳洲,珍惜这份大自然的献礼与有守有为的制度!
澳洲什么都好,令人忧心的却是她的经济!政府的赤字预算如此高,真不愿见到她会沦入到,像中南美国家那样,饱受通货膨胀、币值一日三变之苦!君不见、阿根廷、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国,昔曰也是堪称人间天堂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像利刃的两面,面对我生命上的家园,关心她、爱护她、如何来唤醒公民的自觉呢!走笔至此,真有螳臂挡车的无力感!
清晨站在Geelong 的海岸公路线上,极目眺望这如画的国度,不管新来或旧到的居民,面对这片土地的美好,真要潜然落泪。蓦然觉醒,还要寻找什么?这就是我日思夜梦的伊甸园,我永远的家乡!呼朋引伴,大家都来爱护她,保卫她,在感恩的岁月里,积极投入各种社区活动,为这个美丽家园尽心尽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