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5月20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成良特译“这实在是一个有关营养而非大自然的问题”,昆虫学家索尔金边说边把另一只烤面包虫塞入嘴巴。“妈妈给你巧克力,你会喜欢上巧克力,如果她从小给你的是毛蜘蛛或蝎子,你也会对它们有胃口。”
四月间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推出的昆虫美食展中,索尔金的吃昆虫逻辑,并没有对抱持怀疑态度的观众产生太大影响。
在南美、亚洲及非洲许多国家,昆虫是司空见惯的美味料理。但在其他国家,吃昆虫通常是诸如“谁敢来挑战”或“我要活下去”之类的电视秀参赛者比试胆量的把戏。
索尔金任职于纽约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部门,像他一样的吃昆虫狂热份子相信,许多人都错失了一个美味、营养又经济的食物来源。吃昆虫一项重要的优点在于符合环保。昆虫可以在很狭窄的空间中饲养,产肉量极高,且不用太费心照料。饲养昆虫产生的废弃物极少,并可省下看兽医的大笔账单。
索尔金有感而发地说:“你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儿童高高兴兴地吃着这种美食,而我们甚至要我们小孩吃甘蓝菜都办不到。”
对吃昆虫兴趣缺缺的人若知道以下实情,可能会吓一大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个美国人平均一年吃下约半公斤的昆虫。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承认,要完全将昆虫摒除在加工或新鲜食物之外,是不可能的事。因此,FDA制定了一套食物含昆虫量的标准。譬如,每一百克巧克力中,可允许有多达六十个昆虫碎片。
吃昆虫已在美国有小小的起步,一些特别的商店或餐厅开始供应昆虫给喜欢此道的饕客。在美国与墨西哥边界的南方,工厂将龙舌蓝虫(一种大型弄蝶的幼虫 ) 装罐并外销到美国。在加州圣塔摩尼卡的“台风餐厅”,供应的昆虫料理包括“水虫塞鸡肉”等菜色。(取材自法新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