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札记

禹海

人气 3
标签:

从早年的羊肠小径到目前的柏油路面,由昔时的原、汉划居至现今的融洽为邻,茶山村民胼手胝足相互扶持的共同走过困顿岁月……

在台湾的原住民中,邹族与布农族是属于高山的族群,分据于玉山山脉两侧。而一般所言的邹族,泛指的是座落于嘉义县阿里山乡的北邹,其内分有达邦与特富野两大社,由此两大社又分辖六个村落(注),而中茶山村是隶属达邦社所辖出的一个小社,也是整个阿里山乡中最南端亦最接近平地的一个村落。

相传最早居住于茶山的系一支名为“达固布亚努”的族群,他们自称其地为“Ca Ya Ma Va Va”语意是“半山腰的平原”。至日据时代就只简称“Ca Ya Ma”三音,到国民政府迁台后即依此音意而直名为“茶山”。

无分族群 和睦相处

目前居于茶山的村民,多是在民国四、五○年代由各地迁徙而来,主要来处有同是阿里山乡的丰山村与里佳村,以及相邻的高雄县三民乡。迁徙的原因有天然灾害、谋求发展、亲友转介等因素。所以现今的茶山村也可说是一个由先后移民共组而成的村落,亦而缘于此因,村人皆能相互体恤、尊重而无分族群的彼此和睦相处。

海拔由三八○公尺沿升而上一七六○公尺的茶山村,全村面积计二千五百公顷,居民60%是邹族、30%是汉族,另有10%是布农族。现今村民约有四百五十人,然有近半因工作关系居于外埠。茶山村内共分五邻,除第三与第四邻紧密相连外,其他各邻都各守一方,其中居于山岭间的第二邻是由各散户而成,而第五邻则又以汉人为主。

由土地开垦的脉络以及挖掘出土的石器中,可以追溯冥想“Ca Ya Ma Va Va”先民的作息,由之并生而出的穿凿附会传说,无异更平添了山腰平原幽烟中的奇情与凄美。

于流转的岁月里,人与地总是这般的缠绵纠葛,也让风檐不歇的传唱着古老的耳语,而那一度曾是放牧的蔓荒之地,如今已蜕变成人间的净土。

浓荫绿树 鸟语花香

从早年的羊肠小径到目前的柏油路面,由昔时的原、汉划居至现今的融洽为邻,茶山村民胼手胝足相互扶持的共同走过困顿岁月,而于相互疼惜的心景中,村民也已聚凝共识,人人都乐为村中的一员,也都愿意为茶山的前景而相携戮力。

于一路蜿蜒群山相绵的阿里山乡中,上苍赐与茶山村人一片平坦腹地,让村民得以休养生息耕作不辍,复且于农村转型之际,得以妥切有效动用人力、运用资源,结合内外之功,拓展出独有的人文生活空间,而致能在富丽农村的产业文化中独树一帜。翻阅茶山的演进史,不啻犹如一篇麻雀变凤凰的历程,然而倘无村人上下共同的携手努力,则断无今日之茶山风貌与天空。

就在先天与后天的默契配合下,如今的茶山无处不是浓荫绿树,无处不是鸟语花香。自然、生态与人文美丽的在此融合荟萃,引领着不同周休的游憩人士,也漾荡出不由要让人吟咏的人间诗篇。


茶山的美,不仅在其环境,更重要的是由土地与人民结合而出的在地人心,那朴质的人心,是敲动这片大地乐篇的音符,也是幻化天际颜色的彩笔。

附注:

由达邦社分出里佳、山美、新美、茶山四村。由特富野社分出乐野、来吉二村。──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半日闲】人在“画”中游——新泽西雕塑公园
飞行员在飞机上会用餐吗? 是否要付钱?
纽约春日去哪里?五大区赏樱指南
什么是“登机门虱子”? 为何令人讨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