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5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科技助势,不孕夫妇生机越来越浓厚!为了帮助不孕夫妻“做人”,马偕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引进包括“纺缍丝观测仪”,以及“透明雷射打薄技术”,除了可以减少执行显微注射时伤及卵子的纺缍丝,也可以帮助胚胎顺利从卵壳中跑出来着床。
马偕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国光表示,部分妇女可能因为胚胎外面的透明带太厚、太硬,或是胚胎不够力,使得胚胎无法着床,不能顺利怀孕。
针对这类患者,过去传统的助孕技术是使用雷射、针或是强酸,在胚胎外透明带上面打个洞,让胚胎顺着这个洞撕裂透明带,冲出来着床。
近年马偕则发展“胚胎外透明带大面积打薄技术”,利用雷射,针对发展三天、八个细胞大的胚胎,将其透明带部分表面打薄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方便胚胎破壳而出。
该院已经为三十三名尝试试管婴儿技术失败者实施透明带打薄手术,其中有十六名顺利怀孕。
李国光强调,只要胚胎可以自行发育,并不需要额外接受这类治疗,建议除了确定透明带太硬或太厚、三十八岁以上的高龄不孕妇女,或是接受过试管婴儿技术且失败两次以上者,才需要考虑接受这项技术。
至于“纺缍丝观测仪”则是用于辅助“单一精虫卵细胞质显微注射术(ICSI)”。
李国光解释,ICSI是用于治疗男性不孕症的一种技术。简单的说,就是由医师直接帮忙将精子注射进入卵子中。过去执行这项注射时,医师仅能依赖卵子“极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推测并避开位于卵质中的纺缍体。因此约有十分之一可能打中卵细胞中的纺缍丝和染色体。
由于纺缍丝在染色体复制分离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旦受伤可能使得卵细胞无法发育、无法分裂发展、无法着床,或者导致流产。换句话说,顺利怀孕生产的概率极低。
因此马偕医院引入“纺缍丝观测仪”,让医师执行显微注射时可以一览无遗,也希望能减轻民众对于ICSI的疑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