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7日讯】(大纪元记者秦安妮编译报导) 从去年9月起,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一场越洋“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中国人突然频繁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哪里出售中国艺术品,大陆购买商就出现在哪里。而且他们一改懮柔初学者的形象,以极快的速度取得先控权。有趣的是,这场革命与60年代那场文化大革命不同,这次人们是收集过去的艺术品,将这个古老文明带回它那旧时的渴望﹐而60年代那场革命将中国古老文明带入毁灭。索伦-麦理肯(Souren Melikian)3月20日在国际先驱报撰文描述了这场革命的进程。
中国大采购的第一个迹象始于去年9月。纽约阳光上东富人区的朵儿(Doyle’s)拍卖行拍卖格登-莫瑞尔(F. Gordon Morrill)的收藏,里面有几件上好的明初青花瓷器。莫瑞尔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翰特(Elizabeth Hunter)富而极有修养,他们长期旅居意大利,在佛罗伦萨创建了莫瑞尔音乐图书馆,现在成为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收藏瓷器是夫妇俩的爱好。这次参加竞买的有一半来自中国,不知是不是这些收藏品的历史吸引了这么多大陆的买家。
一位来自浙江宁波、两三年前才开始收藏的商人买下4件珍品。其他大陆买家竞买了早期青花瓷器。花16.43万美元竞买明青花瓷明显体现了他们文化兴趣的根本转变,因为以往中国收藏家更钟爱宋代瓷器。此外,不计较古董品上的残缺,如明显的裂痕,这也不同于传统的要求完美无瑕的瓷器收藏风格。这种180度的兴趣大转变也反映了新型收藏家的出现。
一个月后的香港拍卖证实了这种判断。10月27日﹐著名的克里斯蒂拍卖行(Christie’s)内发生了令人回味的一幕。有一只来自日本的红底镶金、刻有6个嘉庆年间(1522-1566)文字的提壶,伦敦的东方艺术品交易商吉瑟普-埃斯肯纳茨(Giuseppe Eskenazi)竭尽所能想得到它,最后输给一个大陆买家,这把提壶的最后成交价是275万港币,约合35.7万美元。而这只提壶造型为日本人所爱,并非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另一位大陆收藏家艾丽丝-陈定居香港多年,她花45.41万港币购得一只与那把提壶年代相当、深蓝底色饰以白色仙鹤的盘,这只盘也是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古董。陈现在是瑞典公司爱立信(Ericcson)驻北京代表, 2月14日她向上海博物馆捐献一只瓶身饰以桃枝的雍正年间稀有花瓶,因此而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成为中国的艺术英雄。她的购买必定鼓舞他人跃跃欲试。
此后,中国大陆买家的购买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1月10日,伯罕斯(Bonhams)拍卖英国收藏家Anthony du Boulay 50多年的收藏品。他具有那个时代欧洲收藏家的品好:晚期青白瓷器,康熙乾隆年间的多色花瓶和其它古董。他的眼光独到而内敛,因此在他的收藏中一些稀有品会因瑕疵而价格较低。这种收藏在十年前是不会引起中国人兴趣的,而当天竞买者中有9人来自大陆,7人来自香港,5人来自台湾。大陆买家独拔头筹。来自江苏南京的买家以40,630英镑(约合7.3万美元)的成交价买走了一块成化年间绘有山水的瓷板。而Anthony du Boulay 1981年的购买价是6,500英镑,此次拍卖的估价是1至1.5万英镑。一位浙江慈溪的买家更是显示了不凡的决断力。一只14世纪的梨形醒酒瓶,象明青白瓷器一样,由红铜珐琅装饰,不同于波斯制品,瓶颈处因断裂复制。最后买价为77,675英镑,再一次证实了新一代大陆收藏者摈弃传统收藏家偏见的说法。
也许最明显的变化是,大陆涌现出大量有眼光但缺钱的收藏者,其表现就是小金额购买的蔓延,而且它已经影响到欧洲市场了。在11月10日的伯罕斯拍卖会上,一位上海收藏者以3,824英镑购得一只白底饰以小朵红色灵芝的碗,尽管无损美感,这只碗却因为碗边一条发丝粗细的裂纹而身价大降。如无破损,这只有雍正年号标志的碗的卖价将是这个买价的几十倍。之后,这个买家又买入一只精致的外有黄色釉彩的雍正碗。拍卖行的说明文字是“已经修复”,他花了1,016英镑。购买这两样藏品显示了买家花费有限,却享有皇家用品高贵风范的不俗品位。
3月9日伯罕斯拍卖会上,大陆收购之手似乎伸得更远。一位经销商竞买5件古董,其中包括一只14世纪早期的青瓷便盆,内饰一朵大海棠,价值2,032英镑,和一个深青绿底色上饰有黄绿珐琅的道光年间的盘。3月11日克里斯蒂在South Kensington的拍卖中,大陆经销商亦表现活跃。一位北京经销商以2,629英镑的价格购得一只乾隆年间的大青白瓷花瓶,另一位乐得一只道光年间的盘,黄色底色上饰有一青一紫两条龙。三月初,伦敦的Knapton and Rasti古董行向一位大陆经销商出售了一只康熙年间的红铜珐琅的高耳花瓶和一只蓝底配青瓷珐琅并饰有红铜色龙和鲤鱼的花瓶。业内人士称,这起价值6000英镑的买卖双方是伦敦与北京。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中国艺术品回流北京和中国其它地区。有些从西方竞买的古董又出现在北京拍卖市场,那里他们标出的天价让西方人不得其解。但是麦理肯认为,无论中国艺术市场将揭开怎样神秘的面纱,有一件事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大陆正在各个层次上逐步接管中国艺术品的世界市场,5年或者10年内,它将完全控制世界市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