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竹霞喀锣古道 鲜绿春景

标签:

【大纪元3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肇麟 新竹摄影报导〕

霞喀罗步道位在新竹县南端被称为后山的区域,蜿蜒在霞喀罗大山北端的林间谷地中,横跨尖石乡与五峰乡。

“霞喀罗”(Syakaro)一词,在泰雅族语是“乌心石”的意思,因为这片头前溪的上游流域盛产这种材质坚硬的树木,约在两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从尖石乡迁入当地,便以此为栖身之地,并用来为部族命名。

霞喀罗步道并非新开辟的步道,而是依循日治时期“鹿场连岭古道系统”中,霞喀罗警备道路与萨克亚金警备道路路线规划而成。

**枫香竹林 满眼绿意**

古道原来的起点,东起尖石乡秀峦村,西端则是在五峰乡的清泉部落,两地恰巧都以野溪温泉闻名,而霞喀罗步道东起养老、西抵西高桥山两个登山口,两端都可以从部落开车循产业道路抵达。

霞喀罗步道全长约二十三公里,沿途景观秀丽,整条步道可以在两端观察到人工林:西段为柳杉、东段则是枫香与桂竹林,而中段则保留了天然林景致,主要由壳斗科、台湾胡桃等树种所构成。

粟园的桂竹林与马鞍的枫香林,尤其迷人,让人忍不住驻足流连。沿途可发现废弃的香菇寮,因为枫香树干适合做成培养香菇的段木材料,据说这片美丽的枫香林,可能是被人栽植,而后茂密成林。

步道位在海拔二二三四公尺的霞喀罗大山的北鞍,这座山除了是两支泰雅族群的猎场分界,同时是东边的萨克亚金溪与西边的霞喀罗溪两流域的分水岭,步道东段可说是沿着萨克亚金溪的山腰而行,也因此沿途不时遇见山涧与瀑布景观。

**白石吊桥 景色壮观**

既然有瀑布,当然就会有吊桥啰!从养老登山口开始,缓缓上坡到粟园,再经过约一小时的路程抵达马鞍,从马鞍开始缓缓下坡,再经过一个半小时,渡过一座小吊桥后,随着越来越响的水声,白石吊桥就在不远处。

想要一睹这座长达一百五十多公尺长的吊桥,可得顺着峭壁巨石旁、坡度颇陡的原木阶梯爬上爬下,才能抵达。

白石吊桥建于日本大正十年,距今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桥长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横跨萨克亚金溪,两岸峭壁嶙峋,俯瞰湍急溪水,在巨大岩石诊起白色水花,景象壮观具震撼力。

不过,这座吊桥实在又长又高,想观赏深谷景致,得在摇晃幅度最大的中段停留且往下看,是全程中最考验心脏强度的经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228守护台湾人粉多
钢价推升 房地产又见涨势
大学生盗卖光碟 面临千万赔偿
蛋彩绘画展现自然力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