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枪击案 中共自说自话 大陆读者如盲摸象

标签:

【大纪元3月24日讯】(亚洲时报曾慧燕3月22日撰文报道)中国官方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22日转载台报一篇名为”台湾’枪击’疑点重重”的报道。该文原载于台湾国民党《中央日报》20日报章,然而如果内地读者期望靠《参考消息》的转载消息掌握台湾局势的话,却难免沦为瞎子摸象。

《参考消息》22日刊载的台湾《中央日报》20日的两篇报道,分别题为“现场直击12疑点查真相”和“张昭雄:专业相关问题待厘清陈文茜:有人检举提出三疑点”。两篇报道分别列举了共15个“离奇”的地方,指台湾总统陈水扁和副总统吕秀莲19日遭枪击一案疑点重重,又报道台湾无党籍立法委员陈文茜和亲民党副主席许昭雄分别提出质疑。

《参考消息》转载的这些“疑点”,的确曾是台湾以至港澳地区民众心中的疑虑。《参考消息》的读者却不会知道,这些“疑点”其实早已获台湾有关人士澄清。《参考消息》选择性报道旧消息,使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掌握最新情况,大概才是真正“离奇”之处。

《参考消息》转载文章指出的枪击事件主要疑点,包括“为何打了两枪,留下两个弹壳”,却只有一个弹头?”、“有人指出,弹头与弹壳不符”、“陈水扁受伤地点在台南市区,为何到台南县的奇美医院就医?”等等。

这些疑点,其实在原文刊出后翌日、甚至是同日,已经得到台湾有关当局方面解答。然而,《参考消息》却对这些报道避而不提。

台湾《民生报》21日报道,台湾刑事警察局20日开记者会指出,19日下午奇美医院为陈水扁进行X光检视时,只在总统衬衫与内衣之间找到一枚土造铅质弹头,至19日晚,鉴识人员搜索陈水扁遭枪击时所坐的吉普车时,才于吕秀莲座位下矿泉水瓶旁找到另一颗土造铜质弹头,因此找到的弹头共有两个。

台湾刑事局的报告也指出,弹头和弹壳完全符合。

21日,台湾《联合报》和《民众日报》等报章,甚至香港的《明报》和《苹果日报》都有报道,指陈水扁司机的郭雨新20日表示,19日枪击发生后,坐他右侧的总统府待卫长沈再添曾问他最近的医院在哪里,当时他表示“成大和奇美,但奇美较快”,然后他就跟随前导车赶往奇美医院。当时随行的医师、国军松山医院副院长谭光也表示,当时随行医师与安全人员,是以现场状况、总统伤势和道路熟悉度来评估,最后选择奇美医院。

这些资料,只要随便翻开台湾以至香港报章便能知道,《参考消息》转载的所谓 “疑点”,早已经没有台湾人再质疑。《参考消息》却为何偏要舍21日的报道而取20日的旧报道?

《参考消息》由新华社旗下的参考消息报社出版,原来“参考消息”比一般报章报道的消息更为详尽,但只供内部参考,至近年才转为公开发售,让普罗大众得以阅览这些“参考消息”。

内地读者一般认为,如希望较佳掌握国外局势的话,阅读《参考消息》是其中一法。原因在于中国大陆的报章一般报道非大陆消息时都只能用官方新华社发的稿子,《参考消息》却能报道新华社报道范围外的资讯。例如近日闹得扬扬沸沸的陈水扁遭枪击事件和20日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一般报章都只能用新华社的四篇稿子,分别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引发争议”、“国台办发言人答记者问”、“公投非法行径证明不得人心”和“台湾3.20公投遭台民众否定”,《参考消息》却能以“台湾‘枪击’事件疑点重重”这些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般报章报道台湾消息时,都会把“台湾总统大选”等敏感字眼以引号引出,表示并不代表自己的观点,有报章甚至会把“台湾总统”改写成“台湾领导人”。《参考消息》却能获得优待,能够直接刊出“3.20总统大选”这些字词,因此更令内地读者相信这些“参考消息”能更准确地反映实况。

《参考消息》刊载的报道看似比官方稿子更详尽,资料更深入。读者如何能料到,这些选择性发放的“参考消息”,其实欺瞒的程度比官方稿子还要多。新华社的稿子起码属事实,某些“参考消息”却能藉引用不合时消息欺瞒读者,内地读者要真正了解大陆地区外的消息,可谓难过登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连战:立即全面验票 游揆:国家仇恨到此为止
连战:立即、全面、集中、公开验票
马英九到总统府前向群众喊话
台行政院:对连宋诉求已尽力 但不能凌驾司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