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大战 谁是赢家?

标签:

【大纪元3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启华/台北报导, 美白,永远都是台湾爱美的女性最热中的话题,女性不停息的追求让自己更美、更白的商品,也让美白永远成了一场永不止息的美丽大战。

保养美白:新旧理论之争

 由于卫生署认可的有效美白成分目前仍限于维他命C糖 AG)、维他命C磷酸镁(MAP)、熊果素、麹酸四种,除了资生堂与IPSA支持熊果素外,由于去年的麹酸事件,导致今年各家美白主成分几乎一面倒地以维他命C为主。

 兰蔻公关副理冯彦霖表示,维他命C是市面上最常见也是使用历史最悠久的美白成分,且同时具有抗老化的优点,除了容易氧化外,维他命C可说是兼具有效及安全性的美白成分,而卫生署认可的两种维他命C衍生物中,AG的效果较佳,而MAP的持久性更强,但两者的作用机制则类似。

 资生堂东京柜公关经理沈怡君表示,由于美白主成分变化不大,因此,各家要比美白有效性与特殊性,就只能在辅助美白的新理论上加强,透过细胞本身的研究及生化科技的结合,寻求更有效的解决之道。因此,除了既有的美白理论外,也提出了让美白更“升级”的方法,如资生堂去年提出的黑色素前趋物理论,与兰蔻去年提出的一氧化氮理论,或是Dior的反转译科技,都沿用到今年全新的商品中。

 要说到今年较值得注目的两个新理论,都来自于国外的医学研究报告。其一是日本品牌ALBION妃思雅美白系列提出的“bFGF”(碱性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另外则为克兰诗所提出的“Endothelin”(血浆内皮素),前者会促进黑色素的增殖,后者则会传递启动黑色素生成的讯息,两者都是让肌肤变黑、长斑的“坏东西”之一。因此,ALBION利用柱芒柄花精华来包裹麦拉宁黑色素,克兰诗的武器便为荷兰芹与甘菊化合物,用来强化美白复合物的功效。不过,两者的主要成分,还是搭配了维他命C的衍生物。

 沈怡君强调,旧的美白理论都已经获得医界与美容界证实效果,新理论则有待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因此,无法争论新旧理论那个佳,只能说受限于卫生署的有效成分限制,新成分只能与旧成分并行,无法单独地存在于配方中!

 此外,卫生署三月初又公布核准一项最新美白成分—Ellagic Acid鞣花酸,此成分在日本已使用多年(最早由LION使用),去年高丝便向卫生署申请,最近通过审核,因此,高丝将在六月推出含有鞣花酸的AWAKE与AQ美白精华液。

医疗美白:单方与复方之争

 日前,连方瑀公开推荐她所使用的“三合一退斑膏”,导致网路上火热讨论,而爱美的女性也纷纷到皮肤科要求“夫人牌”退斑膏,这种结合了维他命A酸(0.03%)、对苯二酚(4-5%)、类固醇的复方药膏(0.03%),但是皮肤科医师则对单方或复方究竟哪个好持有不同看法。

 皮肤科医师王俊民便表示,其实皮肤科本来就有多种药物合用的黑斑鸡尾酒疗法,像是常用的对苯二酚加维他命C,或是对苯二酚加麹酸,对治疗黑斑会有加乘的效果;不过,一般都是建议对苯二酚在晚上使用,麹酸或维他命C在白天使用,不但美白淡斑效果好,且分开使用比较不会引起过敏现象。

 王俊民强调,东方人对对苯二酚或维他命A酸的耐受度较西方人来得差,日本人甚至禁用对苯二酚成分,因其易造成A酸性皮肤炎,而A酸与类固醇,还会造成皮肤变薄、微血管扩张(肌肤泛红)等副作用,最好是每次使用单方(如选择A酸或对苯二酚),比较不会引起过敏,当有刺激或过敏现象时,再使用类固醇会较好。

化妆品成分近来引起新旧大战,且各有理论支持,但究竟美白成分何种有效?新的?旧的?美丽专卖店今晚八点半将邀请新旧两派代表,以及皮肤科医师在节目中讨论各家美白成分的优缺点,你是斑点美女吗?快来关心切身问题吧!我们的网址是www.YesGogogo.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为什么韩流明星不利用化妆品赚钱?
12消防员死于森林大火 队长凭逆思维获救(3)
打造嗅觉身份 如何选择你的标志性香水?
手作蜡烛美学 拥抱香气 营造好感生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