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游

标签:

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距城20多公里。全园山奇水秀,花团锦簇, 景色幽雅,极富自然野趣,是一座典型的山林公园。
  
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同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历代帝王都在此营建宫苑。远在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就在这里建造起行宫和香山寺。此后,元、明、清三朝都有扩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兴土木,改名“静宜园”,建成28景。但不幸的是,香山先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从香山东门入园,沿山路蜿蜒南行,经静翠湖,就到双清别墅。别墅内高坡上有两股从石缝中汨汨流出的清泉,泄注于池中,故名“双清”。泉旁石崖上至今仍刻着乾隆帝御题的“双清”两字。

双清的西北侧是香山寺遗址,原有殿宇五重,层层依山势升高,极为宏伟壮观。现仅残存石坊、石级、石屏、石柱础等遗迹了。由香山寺向西北方向攀登,经白松亭、弘光寺、半山亭、阆风亭,便可到森玉笏,眼前巨石耸立,像大臣们上朝时手律的笏板。再往上,经朝 阳洞或栖月山庄,至山腰处,可观“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碑。碑文系乾隆帝所书。每当冬雪初霁,在这里登高远望,一派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

从西山晴雪碑东下,经梯云山馆,便到了玉华山庄。每年秋霜时节,这一带东南山坡上,10万余株黄栌红叶,如火似锦,无比壮美。绮丽的景象,令人神往。由玉华山庄东下,再往北走,即达“宗镜大昭之庙”,简称“昭庙”。这座喇嘛庙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六世进京“祝釐”而特地建造的。庙前竖着一座彩色琉璃砖瓦和汉白玉石砌成的大牌坊,坊上雕云龙图案,为北京现存最精美壮观的牌坊之一。其后为砖石基座,高10米的虹台。庙西山腰处,耸立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的琉璃塔,檐端悬56个铜铃,风吹铃响,悠扬悦耳,给人增添游兴。

昭庙北侧的密林中,隐现着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称“见心斋”,为香山著名的园中之园。院内地水清澈,游鱼可数。池西筑轩榭三间,即“见心斋”。整个庭院清幽安谧,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出见心斋沿林荫道而下,再向前行,眼前呈现两个圆形小湖,两湖之间架一座单孔石桥,其形颇似“眼镜”,故名“眼镜湖”。北侧湖畔,岸依山崖,垒石为洞,洞口上端,溪流直泻,名为“水帘洞”。从眼镜湖畔缓步循路,就可出北门。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遥看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文化旅游:武夷之魂“九曲溪”
河南名山﹕王屋山和白云山
西双版纳的曼飞龙佛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