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8日讯】(据大纪元时报报导) 二十六年前的五十元能做什么?其中一个答案是: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转捩点。根据报导,台中市福彦电子总裁邓鸿吉,幼年时因为家庭遭遇变故,家境清苦。当他就读双十国中二年级时,有一天中午饿得到水龙头喝水解饥,被在福利社卖面的老板娘发现,于是请他吃了碗羹面,并要他每天中午到福利社帮忙,他因此有了午餐吃,月底还有五百元的工资。有一次,邓鸿吉为了缴晚自习费,从面摊上偷了五十元,他从此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国中毕业后,邓鸿吉考上雾峰农工,后来连夺六届德国纽伦堡世界高科技发明金牌奖。在事业稳定后,他下定决心寻找恩人,透过各种管道打听。最后,终于得知当年的恩人是现年七十九岁的曾玉卿。邓总裁在见到曾女士时,亲手将五十元奉还,并包个内有现金十万元及股票一百张的大红包;曾女士连忙说不必,当年的五十元,她早已记不得有没有这一回事了。
一件五十元的“陈年坏事”,经过二十六年之后,成为社会可以共同分享的“好事”,我们相信,对于曾女士而言,这是非常美好的投资,而我们也从邓总裁的艰苦奋斗与知恩图报中学到了宝贵的一课。当年曾女士对一位穷孩子伸出援手,让他能够自食其力,从而鼓励一个可能成为中辍生的国中生继续升学,最后成为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人。
自己家境也不好的曾女士,代表整个社会接纳了一位在向上提升与向下沉沦之间徘徊的青少年;想到这中间可能产生的巨大落差,我们其实都欠曾女士一份情。
这个故事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应当及时对于弱势或高风险的青少年族群加以关怀,让他们有努力向上与得到社会肯定的机会。因为我们现在对于这些青少年的教育进行投资,协助他们的生涯发展,不仅可以避免他们成为社会负债的潜在风险,更能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资产。
政府在这方面投入充分的资源,是让社会能够更为长治久安的聪明选择;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将更多的公益捐献投注在这个用途之上,不仅能够帮助亟需帮助的人,也等于是为将来预定了一个更稳定与人才更充沛的发展环境。
透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每一个弱势或高风险的青少年,都能得到让生命大幅跃升的转捩点。──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