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点》凌锋:利益输送三公案﹐香港领汇搁停上市

凌锋

标签:

【大纪元12月20日讯】香港九月立法会选举后﹐政治议题淡化﹐但是冒出事关利益输送的三件公案﹐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

第一宗是特区政府在西九龙占地40公倾填海区要兴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 这个以“文艺”为名的工程项目被怀疑挂羊头卖狗肉﹐向大地产商输送利益。 因为几年前政府借所谓建造高科技“数码中心”低价卖地给李嘉诚的儿子已有 前科。这次政府首先宣布三个华资财团入围,正式将英资太古集团和另外一“ 个体户”摒出局,政府要求三个入围财团将他们的设计,在六个礼拜内咨询公众,协助决定最后定标。入围标准的怪异与咨询时间之短引起非议。目前争议还在继续。

第二宗是景致可人的红湾半岛多年前建造了7 栋给中下阶层的居屋﹐后来因为地产狂跌﹐如果再以低价卖出这些楼宇﹐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特区政府因为财政赤字﹐故在楼价最便宜时把它卖给大地产商新鸿基。今年以来香港楼市复苏﹐新鸿基决定将这批没有人住过的新楼全部拆掉﹐重建豪华住宅﹐这不但浪费巨额建筑材料﹐也于环保有害。民众的强烈反弹使政府非常尴尬﹐因为这样好的地皮﹐本来就不应该建造质量不好的便宜住宅﹔而政府会在楼价最低残时卖给地产商﹐是眼光太差﹐还是有其他原因﹖幸好最后新鸿基决定顺从民意﹐决定不拆﹐而是装修后出售﹐为政府解困。据说新鸿基这个决定将使它减少40亿港元的收入。该公司郭氏三兄弟是富豪第二代中形象最好的﹐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减少大地产商“为富不仁”的形象。

第三宗是“领汇”事件。香港专管公屋的房委会﹐决定分拆旗下商场及停车场、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形式上市,取名“领汇”﹐上市资产估值约 250亿至 350 亿元,账面净值 220 亿元。据估计,投资者息率可达最高 6.98厘,较现时恒生指数33只成分股的投资回报率高。由于定价偏低﹐而且这个政府资产 上市没有征询立法会意见﹐因此引起一些代表普罗市民利益议员的不满﹐如“ 名嘴”郑经翰﹑梁国雄﹑陈伟业等。公屋的居民也不满﹐他们还担心领汇上市后﹐当局狂加租金﹐公司利润大幅增长﹐有利于大投资者而损害居民的利益﹐ 因此决定诉诸法院。但是政府漠视民意﹐不管三七二十一招股上市﹐也因为前景颇佳﹐有51万股民认购。偏偏有一个叫做卢少兰的老婆婆以公屋居民身份上告﹐而香港法庭也偏偏坚持司法独立﹐接受这项官司﹐扰攘到12月20日上市日前夕﹐官司没有打完。

于是事情越闹越大。由于开始发难的是民主派议员﹐于是牵扯到政治问题﹐“爱国”人士以阻止投资者发达为名﹐煽动那些认购的准股民抓“黑手”﹐组织上街反郑经翰。因为如果领汇延迟上市﹐那些借钱认购的投资者会增加利息负担﹐何况还可能不上市﹐那么不是白费那些利息﹖因此有一部分人响应号召﹐将在元旦举行反郑经翰的游行。董建华还亲自出马向法庭施压﹐说领汇上市是为香港整体社会利益做的好事,但现在有人不顾整体社会利益搞事,非常不对,会损害香港整体利益。在12月19日的城市论坛上﹐香港义和团的“维园阿伯”纠集了百人﹐对着郑经翰高呼“斩死佢(他)”的口号。但是警察对这种煽动暴力的口号竟然置若罔闻﹗而北京高层通过香港媒体扬言,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将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捍卫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实这些问题的最大责任在香港特区政府﹐既错误定价﹐又绕过正常程序﹐更完全无视可能出现的这场官司。到19号晚上﹐政府才被迫退却﹐暂时搁置领汇上市。有舆论认为﹐这场缠斗﹐没有赢家。但是香港司法能保持独立﹐未尝不是赢家﹐使人对香港还保有一点信心。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不是靠其他来维持﹐而必须靠香港健全的法治。政府则绝对是大输家﹐这不是与北京厚爱董建华有关吗﹖至于中国政府﹐还是管管自己的金融市场为好﹐别在香港乱插手。最近在新加坡出的洋相还不够吗﹖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凌锋:外企的中国工会
凌锋:中国制造十一月惊奇日期:2004年11月04日
《香港焦点》凌锋﹕阿拉法特成了香港爱国样板
凌锋:中国四处烽烟 台湾万分警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