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26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 一名知情的地产界人士警告,最终夺得西九龙文娱艺术区项目的财团,可以很容易左右政府每年的卖地计划。
正当政府官员倾力辩解,指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不是一个地产项目之际,一名知情的地产界人士警告,由于计划涉及庞大的土地发展面积,最终夺得这个项目的财团,可以很容易左右特区政府每年的卖地计划。本报记者翻查入标财团所倡议兴建的住宅数目亦发现,最多者的数目,等于过去5年,全港豪宅每年平均供应量的4.3倍,最低者也达1.5倍。
上述地产界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对于地产商来说,“得西九,得天下”。原因有二﹕
第一,随着社会人士抗拒维港进一步填海,濒临美丽维港海边而又可供发展的大幅土地,早已买少见少,面积如西九龙发展区那么大的更是凤毛麟角﹔
第二,由于西九龙的可建楼面面积数以百万方呎计,对于急于补充土地储备的地产商来说,这片土地变得很重要。
消息人士进而打了一个比喻。他说,若然大型地产商目前拥有作投资用途的楼面面积是1,夺得西九计划后,便会变成3,实力远超竞争对手。
这位知情者接指出,当某一个财团拥有如此庞大的土地后,他们对政府每年制订的卖地计划,就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他们可以向政府说,倘若政府继续推出豪宅地段,便会影响他们的售楼收益,进而影响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整体财政状态。到时候政府就会陷入两难局面。
本报记者翻查三个入围财团发表的西九龙发展计划书,被视为大热的长实、新地,其建议书所要求兴建的楼面面积多达722.9万方呎。假设这些楼面面积,全是用来兴建大型单位(按政府大型住宅定义,每个面积100平方米计),可以建成6718个单位,等于过去5年全港豪宅,每年平均落成量的3.5倍。若以这两个财团的土地储备量比较,分别等于长实、新地土地储备的53%及59%。
对于要求最多楼面的信和、九仓、华置方案而言,情更为明显。他们要求建882.7万方呎住宅,亦即等于可建8204个大单位,这是过去5年平均全港豪宅年产量的4.3倍﹗按照美资大行高盛证券提供的资料,这些楼面面积是信和目前土地储备量的3.4倍﹗
民主党副主席李永达认同会有上述危机。他说,过往当楼价下跌时,地产商亦曾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停止卖地,西九龙计划涉及数以百亿元计的投资,又要替政府承担支付文娱设施的巨额开支,故此他预计,投得西九龙项目的发展商,将来肯定会支配政府每年的卖地计划,特别是九龙区的豪宅地。
不过,也有官员辩称,政府至今还未决定西九龙计划的楼面面积,上述数字只是发展商的建议而已。
民建联房屋事务发言人、立法会议员陈鉴林亦同意会有上述问题,因为届时地产商确会手持大量单位。不过他认为,即使对楼价有影响,也只限于贵价楼,有利豪宅市道﹔但对于一般市民,因为他们多只购买价值与呎数较细的楼宇,相信不会有影响,故他认为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