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leo烦 - App Store

杨家将(一)

天下第一闲人
font print 人气: 90
【字号】    
   标签: tags:

杨家归宋

北宋刚刚建国时,四处仍是战火一片。宋太祖连年征战,克服了后蜀、南汉和南唐等诸国。正当他攻伐北汉时,遇上了杨家将。宋元帅潘仁美无法抵挡北汉大将杨继业,更被杨七郎延嗣一箭射中肩头。

宋太祖爱才之心尽起,临死前依然念念不忘杨家将之威风,并叮嘱二弟赵光义收杨家将为己用。直至宋太宗赵光义即位,连使反间计,使杨家与北汉发生误会,而北汉王刘钧因猜忌杨继业谋反而欲杀之,正中宋太宗下怀。几经波折,杨家无可奈何地离开北汉,投靠北宋。就这样,宋朝拥有了杨家多名猛将,为日后抗辽打好基础。太宗更赐名杨继业为杨业。


瓦桥关初立战功

一天,边城告急,涿州和易州失守。太宗正想亲征,但八贤王则劝其派遣杨家父子出战沙场。辽宋一交手,杨五郎延德即砍辽国部将刘黑,而杨六郎延昭亦只一枪便刺耶律胜于马下。最后,杨业更以智取瓦桥关,延昭在冲杀中又以一枪刺守河辽将耶律高于马下。杨家军乘势追击,收复了涿州和易州。只因宋臣潘仁美忌火中烧,奏请太宗召杨业回朝,否则应可一口气拿下幽州。

此役结束后,太宗封杨业为元帅,赏天波府。

力杀四门救太宗解幽州之围

于是太宗亲征,由潘仁美挂帅,领兵二十万,开赴边界。潘仁美求胜心切,误中辽国元帅韩昌诱敌之计,使太宗及部队被困幽州。宋将高怀德更惨被辽将乌铁背一锤打死。

最后,还是由杨家将远道而来救驾。先锋杨七郎延嗣赶到,冲过芦沟桥战乌铁背。俩人一交手,乌铁背即占下风,惊惶下心想:“宋朝也有这样的猛将?”延嗣用枪一挑,杀乌铁背,解西门之围。

潘仁美见救兵已到,竟在此际报私仇。他令延嗣往南门战耶律奇,欲借刀杀人。延嗣将南门之围解了,潘仁美又命延嗣攻东门。延嗣破攻东门辽将韩广,一连杀三门。

讵料,潘仁美仍不肯罢休,再令人困马乏的延嗣军队杀北门。辽军元帅韩昌见宋军杀到,更威风凛凛立在阵前。俩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韩昌正想降服杨家将,活捉杨七郎。于是,他佯装退兵,引了延嗣入谷。宋军又累又饿,被辽兵包围,冲不出去,延嗣自知性命难保。

危机一发,千金一刻,杨六郎延昭及时赶到,杀开了个缺口,与七郎会师。杨家将有二将在一起是输不了的,辽兵无法抵挡,加上杨业大军亦随后来到,结果大获全胜。


杨潘打擂台结矛盾

辽军又再犯境,宋决定派兵应战,但由谁当先锋呢?潘仁美的第三子潘豹设下擂台,如没人能敌得过他,先锋就由他当上。

参战人数甚多,潘豹不敌时,更犯规使用暗器杀伤对手。杨七郎延嗣看不过眼,义愤上台教训潘豹,竟不费吹灰之力打倒了他。可能是上天要惩罚恶人,潘豹头撞硬石毙命。

就这样,潘家与杨家结下了不解之仇。连同潘仁美与杨延嗣那一箭之仇,新仇旧恨骤涌心头。杨家亦因杀潘豹被贬官镇守雄关。

双龙会-血溅金沙滩

辽国天庆王见力敌不过杨家将,便设下圈套,邀宋太宗到金沙滩议和,来一个双龙会。潘仁美又起诡计,叫杨大郎延平假扮太宗,二郎延定化装为八贤王赴会,而杨家其余兄弟亦一道前往。

太宗见杨家忠勇,非常感动。他可是不知潘仁美心怀鬼胎。
和谈属虚,延平和延定所喝之酒均有毒药。天庆王阴险毒辣,在酒壶上下了机关,骗过了延平。延平毒发,垂死发了一支袖箭杀死了天庆王。可惜,杨大郎延平和二郎延定亦即场倒地身亡。

策略:攻右门

杨三郎延安带头杀出右门,跟辽军元帅韩昌大战几十回合,拨马便走。可惜,给前面一条河挡住去路,马乏力跃河,延安被陷淤泥内。韩昌领辽兵追到,顿时箭如雨下,三郎无计屈死。

杨四郎延煇血战辽兵,突入芦苇草林。万料不到的是辽军早有伏兵在此设下绊马索,延煇霎时被一大堆辽兵围拥住,并被活捉去了。

杨五郎延德又遇上韩昌,他不敢纠缠,小战即走。延德策马入林,抛离辽兵,情急生智,脱战袍,割头发,化装逃跑了。

策略:攻左门

杨六郎延昭、七郎杨延嗣和义子(八郎)延顺从左门冲杀出去。辽大将耶律奚底意欲挡路,七郎见恶狗拦路,竟奋起神威把他刺死于马下。韩昌收拾了右门后,又再截击左门的三位杨将,还高喊把三郎杀掉和四郎活捉的消息。七郎怒极下一枪刺死了韩昌之弟韩广。
在混乱之中,只有六郎和七郎逃回了幽州。他们会合了太宗的大队,七郎更把阻路的辽将乌铁头杀死。

杨业闻悉其他儿子的下场,悲痛不已,涕泗纵横。太宗与文武大臣皆深深感动,唯潘仁美径自暗喜。太宗亦知潘仁美意图,只是不想将帅不和,暂时不便发作。(待续)

(香港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飞早期从军抗金,虽然职位低微,却凭借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将宗泽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泽,却不赞同他的作战方式:“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远超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不是万全之计啊。”岳飞的回答,却有着过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艺”中的必修课,更是战场上杀伤力极强的兵器。因而,无论文人还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项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人们也用“百步穿杨”“箭不虚发”等辞藻赞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术。
  • 朱勃二十岁当县令。过了二十年,马援当将军,朱勃还是县令。不过,两家人关系一直很好。及至马家遭冤,正是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当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