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0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天天吃钙,就有健康的膝盖﹖医师表示,民众以为“单纯补充钙片就能防堵骨质流失”,其实并不正确。除了趁年轻多存骨本,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外,六十五岁以上民众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测,由医师建议处方,才是防治骨松、预防骨折的有效方法。
部分民众服用治疗退化性关节炎的“葡萄糖胺”,或是鲨鱼软骨等产品预防骨质疏松。对此,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蔡克嵩医师则表示,膝盖疼痛与骨质疏松几乎无关,这类产品即使添加钙质,其含钙量也有限,不适合花大钱买来预防骨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松日,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昨日提前一天发表针对国内病患进行的骨质疏松知识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六成参与测验的民众骨松知识不及格,得分低于六十分。其中,高达七十一%受试者以为补充钙片就能预防骨质流失。
蔡克嵩表示,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是钙质摄取不足,但过去与营养师合力分析患者的日常饮食含钙量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最相关因素,其实是年龄、性别、体重及遗传,钙质摄取只是小部分因素。也因此,民众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钙质摄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积极诊治,降低骨松性骨折发生。
蔡克嵩指出,停经后妇女每年大约有一%发生轻重程度不一的脊椎骨折,七十五岁以上妇女并常有大腿骨折的情况。若发生髋骨骨折,五年内死亡率高于乳癌三、四期患者,约有十五%。因此,骨折防治是治疗骨松最重要的目的。
推估目前台湾骨松患者就诊比率只有五%。蔡克嵩呼吁,除了六十五岁以上民众应该接受双光子能量(DEXA )检测骨质密度外﹔不到六十五岁的停经妇女,若合并有停经早、体重轻、家人有骨松症,过去有酗酒、抽烟或使用类固醇者,也应该积极就医检查。
一般停经后妇女,若年龄大于体重,罹患骨松概率大约是十五%﹔若年龄减去体重超过二十,其罹患骨松的概率高达六十%。此外,若有明显身高变矮、驼背,也可能已经有骨松现象,民众不妨多加留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