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五日电)河北省近日调查部分明代长城时发现,长城文字砖上的文字历经数百年自然侵蚀,加上近年环境污染影响,正在因城砖剥蚀、风化而渐渐消失。
新华网报导,长城文字砖一直未获系统搜集和研究,保护状况堪忧。山海关东罗城城门前有密密麻麻的文字砖,砖上长方框内兼具楷、隶风格的文字已经模糊,许多字笔画缺失,无法辨认,有的文字甚至随砖面剥落。
山海关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指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些文字还清晰可辨,近年由于污染加剧,特别是空气中二氧化硫侵蚀,文字消失得越来越快。
据秦皇岛市长城普查队调查,山区长城的文字砖普遍严重风化,加上人为破坏,文字砖正逐年减少,各地文物部门由于经费、人员不足,保护工作力不从心。
中国长城学会理事郝三进说,有文字的长城砖主要分布在河北境内明长城上,为筑城时用字模压坯后烧制而成,迄今共十六种文字,多数记载筑城年代和将士情况。
大陆长城学界认为,这些文字砖对于研究长达数百年的长城建造史和当时边境军事史提供准确史料,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