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3日讯】中国现代的水利工程已单一化成为建水坝、加高堤防,完全忽略从古代留下来的治水要诀。中共建政的五十多年来,长江黄河的水位愈来愈浅、堤防愈盖愈高,仅今年九月的四川洪灾,便造成一百五十二万人受灾。同月的陕西洪灾更有多达五百万人受灾,究其原因,治标不治本才是关键问题。
中国生态专家郑义曾举过中国政府“治理淮河”的例子。半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建成水库五千三百余座,平均每五十平方公里一座,每条支流建水库近十座。淮河被水库切割成五千三百多段,但水灾仍为祸甚烈。1991年淮河大水,全流域惨遭蹂躏。因为洪水过大,而各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无法蓄洪,许多水坝被迫炸掉泄洪。
中国大陆开发西部十大工程之一的紫坪铺大坝水库工程,位于都江堰上游九公里处。根据主事者的说法,紫坪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农业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发电、环境保护、旅游等。然而紫坪铺水库的建成势必使都江堰失去防洪的功能,用紫坪铺水库取代都江堰来治水,真的值得吗?
岷江上游植被已经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四川省平均每年损失的水库容量多达一亿立方公尺,相当于一整座石门水库的库容,而紫坪铺水库十一亿立方公尺的库容,可能只要几十年就会被上游冲下来的泥沙所填满。到时候洪水一来,毫无蓄洪能力的紫坪铺水库将对下游造成严重的威胁。
都江堰则是配合岷江的自然水文特点而建构的,与水坝强势堵水不同,不会引发人为的灾害。至于保障用水方面,专家指出,如果增辟水源和节约用水,都江堰将不会有供水不足的问题,相反却可扩大灌溉面积。
水库平均寿命在五十~一百年左右,与运行二千多年的都江堰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若妥善维护,都江堰说不定还能再使用千百年。如今上游水土保持不佳,无论再盖多少个水库也不能治本。──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